中国各时期的国歌、歌词及其历史背景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被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认为能代表该国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乐曲。一般来说它们都带有爱国主义色彩。众所周知,国旗,国歌都是近现代有主权国家之后才出现的产物,最先出现在西方,后来才传到中国的,与国旗一样,虽然中国古代曾设有名目繁多的礼乐,但却从未制定过国歌,我国并非自古就有国歌。
世上最早出现国歌的国家是荷兰,1568年,荷兰人民为抵抗西班牙统治者的统治与压迫,高唱《威廉颂》冲向敌人,并战胜了西班牙统治者。后来,这首歌曲成了荷兰的国歌。之后许多国家争相模仿,制定各自的国歌。
中国的国歌的出现比西方国家晚得多,到了清朝晚期才出现了第一首国歌,最早的一首国歌是清末著名外交家曾纪泽1880年兼驻俄公使时,提出并谱写的,曲名叫《普天乐》,虽然清廷没有正式批准作为国歌,但在海外外交仪式上已作为清朝国歌在演奏。由于节奏缓慢,缺乏雄壮的气魄,不为时人所喜。
由于流传不广,其歌词现在已经不可考,只有部分歌词残留下来:“一统旧江山,亚细亚文明古国四千年!最可叹:犹太、印度与波兰,亡国恨,谈之心寒!”
1896,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作为外交特使赴西洋访问。欢迎仪式上,主方要演奏中国国歌,清政府当时根本不知道国歌的意义和作用,当然也就没有国歌,于是临时找了一首适合清政府口味的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古曲,作为国歌临时使用,后来成为清朝对外场合之代国歌称《李中堂乐》。因为李鸿章最早使用此曲,后改称《李中堂乐》。可算是中国最早的一首准国歌。歌词为:“金殿当头紫阁重, 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天日, 五色云车驾六龙。”
1906年,大清帝国成立陆军部,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颂龙旗》,清朝官员们就用这首军歌权代国歌, 歌词为:“于斯万年, 亚东大帝国! 山岳纵横独立帜, 江河漫延文明波; 四百兆民神明冑, 地大物产博。 扬我黄龙帝国徽, 唱我帝国歌!”
1900年前,中国还没有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国歌。外国殖民者入侵中国后,打着自己的国旗,唱着自己的国歌,在中国领土上横行霸道,中国人深感气愤屈辱。出于外交需要,1911年清政府效仿西方诸国宣称立宪,以法律条文颁布国歌,歌名《巩金瓯》,严复作词,名义上爱新觉罗溥侗谱曲,曲谱实际来自康熙时期的皇室音乐,郭曾炘修訂。颁布一个月,辛亥革命爆发,《巩金瓯》就和清王朝一起寿终正寝,成为清王朝的葬歌。歌词:“承天帱(dao道,覆盖), 民物欣凫藻, 喜同袍, 清时幸遭。 真熙暤(hao浩,明亮), 帝国苍穹保。 天高高, 海滔滔。”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开始征集中华民国国歌。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临时革命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由沈恩孕作词,沈彭年作曲。此曲曲调昂扬流畅,歌词通俗凝炼:“东亚开化中华早,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国民荣光, 锦秀山河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废弃了孙中山颁布的国歌,启用《中华雄踞天地间》为中华帝国国歌,王露曲,荫昌词,史称《洪宪国歌》。这首歌曲虽短小精炼,但宗旨是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摇旗呐喊,刚问世,随之袁世凯的中华帝国的消亡而销声匿迹。歌词为:“中国雄立宇宙间,廓八埏,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
1916年袁世凯垮台后,张作霖执政的北洋政府又将国歌改为《中国雄立宇宙间》。《中国雄立宇宙间》再次成为国歌。
1919年采用赵元任作词作曲的《尽力中华歌》为国歌。词为两章。其一曰: “听!我们唱的中华中华! 听!君不闻亚东四万万声中华中华, 都同声同气的同调同歌, 中华中华!“
1921年7月1日起,段祺瑞政府颁布《卿云歌》正式代替《中华雄立宇宙间》成为北洋政府的国歌在全国传唱。《卿云歌》作国歌,由刚从德国归来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音乐家萧友梅谱曲。抗战初期,采用五色旗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及伪中华民国政府联合会亦以此为国歌。歌词是:“卿云灿兮,纤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歌词极为古典,又缺乏时代气息,无法代表民意,不足以激励国民,因此要求修订国歌的呼声十分强烈。
第一次北伐时期,1926年广州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决定在新国歌未颁发前,启用黄埔军校校歌《国民革命歌》为代国歌。词作者邝鄘,当时是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曲调用法国儿歌《雅克兄弟》的曲调。《国民革命歌》是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的产物,曾唱遍大江南北,表明当时人民的革命热情高涨,信心十足。歌词为:“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1930年,许多国民党人提议使用程懋铭作曲的《国民党党歌》(又名《三民主义歌》)作国歌,取代代国歌《国民革命歌》,1937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批准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由国民党党员胡汉民、戴季陶、廖仲恺、邵元冲合作写就,是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对该校师生之训词,程懋铭作曲。歌词主题突出,内容厚重,广为流传. 1936年柏林奥运会被选择为世界的最佳的国歌。歌词为:“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由戴季陶作词,黄自谱曲的中华民国国旗歌,可以算是中华民国的第二国歌。它是在升降中华民国国旗时特别演奏的歌曲,在国际场合升起代表中华民国之国旗或旗帜时,包括中华台北队在国际体育竞赛获得金牌时,均演奏国旗歌而非国歌。由于国际社会只承认一个中国,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大会的席位后,多数国家及国际组织选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的代表,中华民国国歌在与台北无邦交的国际场合无法演奏,中华民国国旗歌因而成为被国际奥会等单位接受的替代方案。歌词是:“山川壮丽,物产丰隆;炎黄世冑,东亚称雄。 毋自暴自弃,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进大同。 创业维艰,缅怀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务近功。 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 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
1949年新中国成立,把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歌词为:“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949年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宣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1978年,国歌歌词曾一度被修改,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才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修正案。
许多人都不知道,这首国歌在“文革”中却只有曲没有词,只能演奏不能唱。在“文革”结束后,国歌歌词不久又被取代,变成了“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前进!前进!进!。” 由于《义勇军进行曲》是著名的戏剧家田汉创作的,而田汉在“文革“期间被打倒,其作品被定性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包括《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在内的全部作品也就成为“毒草”而遭到批判和禁止。可是国歌要在各种庄严的场合演奏,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当时的国歌只有曲没有词;只能演奏而不能唱。
“文革”后,为了填补国歌歌词的“空白”,重新填写国歌歌词,内容如下: “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 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 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 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地斗争。 前进!前进!前进! 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前进!前进!进!“新歌词的它的背景是以肯定“文化大革命”,坚持“两个凡是”为前提的。新歌词内容虽然很“革命”,却不受群众的欢迎,因此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