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兄弟姐妹里,我家最穷,父母都去世后,我退出了家族群”
现在的教育从之前只要成绩慢慢的变成了素质教育,因为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一个孩子的成绩好不好,远没有这个孩子人品好不好,素质高不高重要。
但是对于大多数的父母来说,依旧对子女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越优秀越好,也希望孩子以后能有好的工作,好的前程。这样的想法是没有错的,可大部分的父母对孩子还有另外一个要求,那就是让他们老有所依。
而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
但确确实实有那么一些在自己功成名就之后开始忘却父母的辛苦
总觉得工作忙
工作累
却忽略了父母曾经也这么累。
而那些在很多人眼里没那么有出息的孩子
最后却最让父母欣慰和满意
所以孩子怎样才是好的呢
或许始终都没有一个定论
可这至少能给很多父母启示
不再总是拿孩子去比较
也不再总是给成绩不好的孩子下定义了。
01.过年时的尴尬
老林家的成员比较多,因为老林的父母在各自的家里就是老大,结婚也比较早,在那个孩子以多为好的年代里,老林家也有五个孩子。
老林是老三,属于最中间的那个,所以从出生之后,老林不是被拿来和哥哥姐姐比较,就是被父母批评要让着弟弟和妹妹。这让老林成了家里“最不懂事”“最没出息”的那个孩子。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让老林越发的想要获得父母的认可,结果当兄弟姐妹们慢慢长大,只剩老林一个人还留在父母身边努力想让他们认可自己,而其他的人,都为了自己的梦想开始展翅高飞。
等到老林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彻底晚了,老林成了五个兄弟姐妹中发展最不好,也最穷的一个,可这时的老林已经不想比较了,因为老林觉得自己至少孝顺,至少能陪伴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
然而实际上,大家好像并不是这样认为的。
在老林30岁的时候,因为父母年纪已经大了,所以五个兄弟姐妹难得的都回来过年,而所有人都把家人带了回来,家里也难免显得拥挤。
而这时老林刚刚结婚的弟弟就说话了,“哥你怎么回事儿?怎么这么多年了还是这套房?你和嫂子也不嫌挤。”
老林的弟弟是学计算机的,而且学历很高,现在年薪七八十万,还娶了一个家庭比较好的女孩子当妻子,所以现在自然是看不上老林这只有100平的老房子,开始嫌弃了。
不过老林并没有在意,像以前一样说了句买不起,就以为这事儿能过去。然而大家难得聚在一起,每个人的伴侣又在身边,大家都想要比较一下现在谁过的最好,谁过的最差?所以根本没有人在意老林是否想继续这个话题,开始一言一语的说起来。
而听着这几个兄弟姐妹一个一个开始炫耀,一个一个开始嫌弃自己不给爸妈换套大房子,老林也越来越尴尬,同时心里也越来越愤怒。
02.父母生病时的人情冷暖
但是老林还是考虑到了现在是在过年,而父母也为孩子们的回来感到很高兴,所以终究还是没有发火,只是自嘲的说了句,“是呀,我们夫妻没本事,比不上你们,只能待在父母身边尽孝了。”
这话一出,那几个空有钱却一年回不了几次家的兄弟姐妹们终于闭嘴,开始上桌吃饭了。然而在桌上不知谁提了一句,人们又开始在群里发红包,看着这些亲人一个一个像炫富一样往外扔钱,老林和妻子都有默契的没有参加,也没有领红包。
几天的假期终于过去,老林的那些兄弟姐妹们也终于要走了,离去的时候,父母依依不舍,而那几个人也只是像往常一样装模作样的安慰父母,然后又一脸不舍得安顿老林,但是老林知道,他们也只是嘴上说说,平时根本懒得回来。
而年纪渐长的父母也渐渐意识到这一点,也不再说老林没出息了,而是时不时的感慨一下孩子虽多,却也没什么用。这可能是老林一直想要得到的认可,所以虽然过完年后的妻子有那么几句抱怨,老林也依旧没有生出要和几个兄弟姐妹商量轮流照看父母的意思。
然而好景不长,不到一年,老林的父亲就病倒了,而且是晚期,病情来势汹汹,医生断言老人已经活不了多久了。
老林的妻子这下终于忍不了,要求老林的那一些兄弟姐妹们轮流回来照顾。然而消息发到家族群里却如同石沉大海,直到老林一个一个的打电话过去,他们才纷纷在家族群里诉苦。
“不行呀,我还有孩子,走不开,扔给婆婆我也不放心。”这是大姐。
“我马上要去国外出差,这单不能误,只能麻烦你们其他人了。”这是二哥。
“你们也知道我刚刚结婚,而且我的工作也不能请假,我和我老婆就不掺和了,我们承担三分之一的医疗费。”这是三弟。
“哥,我刚参加工作,真的走不开,我有时间就回去啊。”这是最小的妹妹。
父亲的一场大病,让所有人都看清了人情冷暖,尤其是老林的父母和老林一家。
03.选择退出家族群
最终陪在父亲身边的只有老林一人,直到父亲弥留之际,那些个成天说忙说有事儿的孩子们才敢回来,开始在床头装孝顺,结果葬礼一过,谁也没有提母亲的事情,又匆匆忙忙的离开了。
老林和妻子都彻底看清了这群人,也没有人再去问这件事情,而老林也是认认真真的孝顺母亲,没有一句怨言。
两年之后,母亲也因病去世,和父亲走的时候一模一样,妻子都比老林那几个兄弟姐妹伤心,夜里哭泣着说老林的父母生了那么多个孩子,只有老林顶点事儿。
老林什么都没说,再把父母彻底安顿好之后就把兄弟姐妹都嫌弃的这套房子给卖掉了,换了一套格局小的。而看着家族群里每个人都在对自己这套房子以及自己的生活指指点点,老林也没有在和他们装客气,直接提出借钱。
结果下一秒所有人都直接消失,老林了然的笑了笑,退出了家族群。
后来老林和妻子的工作都稍微有了一些起色,一家三口的日子也过得比以前滋润了很多,虽然还是比不上那些兄弟姐妹,可老林也已经十分满足了。
后来有人问起他们五个兄弟姐妹,老林也不细说,只是笑着回答,“5个兄弟姐妹里,我家最穷,父母都去世后,我退出了家族群。”大家都是明白人,尤其这些年看的很清楚,所以也不再询问,只是之后的亲戚再聊起他们,大多都是夸老林孝顺,而不是在像小时候那样,说老林比不过其他几个人。
在以前那个年代,大多数的人家都有四五个孩子甚至更多,而孩子一多,父母亲戚们就难免比较,而在这么多的孩子里,永远有那么一个最没出息,最穷,但却愿意一直陪在父母身边的。
而这也是让人觉得很可笑的事情,往往最没出息最不被父母看好的最孝顺,也正是一些这样的孩子,更是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绞尽脑汁。但是实际上,一个孩子的好坏真的在成就上吗?还是在人品上呢?
老林的故事就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老林的其余四个兄弟姐妹固然优秀
每个拎出来都可以称得上是父母的骄傲
可就是这父母的骄傲
却把父母抛诸脑后
只记得过自己的好日子。
但是我们说这些也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
只是提醒现在的父母
不要用成绩工作去比较孩子们。毕竟有时候
这些会伤了孩子的心
也会让那些真正懂事儿的孩子们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