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什么意思啊(24节气档案|小寒:冬季正式开始,天寒人不寒)
刘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小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下降明显。根据我国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俗话讲:“冷在三九”,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小寒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
文学典故
典籍记载:“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雊”。雁北乡: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鹊始巢:鹊,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雉始雊: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是鸣叫的意思,雉在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生长而鸣叫。
作为中国传统节气之一,历史上不乏吟诵“小寒”的诗篇。
唐代诗人元稹写有《小寒》诗: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宋代诗人黄庭坚著有《驻舆遣人寻访後山陈德方家》,描述了小寒节气情景: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后山。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范成大,作《窗前木芙蓉》诗: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鉴于小寒时节天寒地冻、北风萧瑟、寒冷肃杀景象,诗句多苍凉冷峻,寒意彻骨。
民间谚语
小寒正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这往往预示大寒要冷,广西群众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谚语。
根据小寒的冷暖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不少。如“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等。
根据小寒节气阴雨(雪)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有:“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
群众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了小寒大寒与小暑大暑的天气对应关系。如湖南省的“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山东省的“小寒无雨,小暑必旱”等。
民间风俗
九九消寒,每天一笔:从元代开始,皇宫到民间都时兴“九九消寒图”,图上或是文字或是图案,但每个字(繁体字)都是九笔。每年冬至节前挂在室内,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起,逐日填廓,每天一笔。每填写完一字,便过一九,句成而九九八十一天尽。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怡情的养生方法。
探梅: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小寒虽冷,但是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不妨邀几位好友,外出寻一支梅花扑鼻香。
饮食习惯
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在这方面,南京和广东在饮食上较有自己的特色。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而广州不同, 传统上, 小寒早上吃糯米饭, 为避免太糯, 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 把腊肉和腊肠切碎, 炒熟, 花生米炒熟, 加一些碎葱白, 拌在饭里面吃。广东人很讲究食疗。小寒因处隆冬, 土气旺, 肾气弱, 因此, 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 补心助肺, 调理肾脏。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 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如山药羊肉汤, 太子参炖鹌鹑, 远志枣仁粥, 山药枸杞蒸鸡, 首乌煲鸡蛋等。
“小寒游子要思归,大寒岁末庆团圆”, 过了冬季的最后一关,年关也越来越近,归家的日子便可扳着指头数起来了。忙活了一年,“回家”二字,才是漂泊的真正意义。天气再冷,对回家的渴望,始终绵远悠长。
人们也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辞旧迎新,一起为春节做着准备。日子红红火火,忙忙碌碌,也是倍感温暖的时刻。
小寒已至,天寒人不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