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是绿色的,为什么却要叫“黄瓜”?
黄瓜在大家的生活中想必还是非常的常见的吧,以前在农村那就是一到夏季黄瓜就好零食了,随便吃管饱,而且生津止渴了,现在到了城市科学技术发展也比较的快,所以一年四季其实也是可以吃到黄瓜的,但是其实还是在夏季吃这个黄瓜还是最有快感的,其实要不和什么汽水有用多了,很解凉爽了,那么大家在吃黄瓜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黄瓜为什么叫黄瓜,黄瓜明明的绿色的为什么要叫黄瓜不叫绿瓜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黄瓜学名叫什么小编就不介绍了实在是太专业了,小编自己都看不懂的,但是他其实是葫芦科的一种,一年只能长一次哦,可以挂树上长,也能在地上长,黄瓜是开黄颜色的花的,但是也知道黄瓜有是带刺的,其实现在的黄瓜有的带刺有的不带刺也还是比较常见的。
黄瓜也有药用价值,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胡瓜一个,破开,以醋煮一半至烂,空腹服,一次吃完,可以解四肢浮肿等病症。”
黄瓜多在温带和热带地区种植,但是现在有大鹏技术了只有温度够什么地方都可以种了,所以现在全世界都可以说是能种黄瓜的。
由于气候的差距,黄瓜也不知道是分了多少种,有什么南亚型、华南型、华北型、欧美型、小型黄瓜等等。
南亚型的就比较容易区分了,因为果实比较的大一点,皮比较的厚,味道谈一点的,有刺刺是白色或者黑色的。
华南型的黄瓜就要小得多,而且刺也多,果实很小很小,日本地区这样比较和我国的长江以南的地区要常见多了。
华北型的就丰富多样了,由于关照的原因,这里生存出了很多杂交类型的黄瓜了,所以个头大,味道甜,水分也比较的足了。
欧美型的就显得比较的中庸了,大小中等,但是温室的种植要多一点。
小型黄瓜这个是受气候条件影响的没有办法,所以个头非常的小,分步的地区就是欧美各地了,但是小的也不见不好吃呀。
好了看了黄瓜的分布图以及黄瓜的型号,大家也发现了这世界各地其实都在种黄瓜啊,那么黄瓜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最早是出现在什么地方的呢?
我们就说我们中国的黄瓜吧,中国的黄瓜最早要追溯到汉朝,这距离今天就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话说是我们伟大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以及吃货张赛出使西域的时候给弄回来的,张赛为什么要从西域把黄瓜带回来,这和张赛喜欢吃是分不开的,当然了这也是开玩笑的,其实当时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所以黄瓜这么好的食物为什么不带回来呢?似乎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黄瓜最开始传到中国不叫黄瓜啊,其实是叫胡瓜的,但是后来却改了名字,为什么呢?其实又和封建思想有关了。
话说后赵这个朝代这个国家的建立者叫石勒,他呢其实不是汉族人,而是从塞外进入到中原的,他其实是羯族人,他在襄国做了皇帝之后呢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小老百姓都叫塞外人叫胡人啊,其实这都不是什么问题的,这在当时十分的常见啊,但是就是这件事情惹毛了皇帝石勒,所以他就下令,以后凡事于胡字有关的东西都不能用了,不管是什么,只要出现胡字就得被斩。
这个时候胡瓜的处境非常的尴尬啊,完全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好在事情出现了转机,一次皇帝石勒召见地方上的一位官员,这位官员叫樊坦是襄国的郡守,但是他却是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朝见皇帝的,因为东西都被胡人给抢走了,于是皇帝看到他穿这种衣服就问他为什么,樊坦也是愣头青啊,表示就是因为胡人没有道义,把衣物什么的都抢走了,只能这样见皇帝了,这在石勒皇帝面前说胡人的不是,那岂不是找死,但是樊坦好像算计过一眼,马上下跪认罪一直磕头,皇帝见他这样也就不好再指责,但是小本本已经记上啊,在接下来的吃饭环节,皇帝直接为难起了樊坦,指着盘里面的胡瓜问樊坦,这个东西到底叫什么名字啊?樊坦早就看穿了一切,恭恭敬敬的表示:“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了之后表示还是有点才华的啊,秒啊,之后哈哈大笑,樊坦也化险为夷了,此后胡瓜就正式改名为黄瓜了。
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是唐朝人杜宝编写的记载隋炀帝逸闻轶事的《大业拾遗录》中记录了:隋炀帝四年,改胡床为交床,改胡瓜为白露黄苽,改茄子为昆仑紫苽,这里的苽念gū,其实最初的意思是指水生可食用的植物茭白,但是慢慢的就被弃用了,最后就只用瓜字了,所以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黄瓜了。
但是小编觉得都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接着往下看:
幼年时期的黄瓜截图如下:
这么小的瓜,都看出不来到底是什么瓜了。
青年时期的黄瓜截图如下:
哇,这才是黄瓜的样子嘛
最后在看看老年时期的黄瓜截图吧:
我去这黄瓜这么这么黄啊,金黄金黄的,少见!
最最后再看下面这个!
这才是黄瓜的终极形态了,大伙说说,黄瓜他叫黄瓜这件事情有毛病吗?小编觉得是没毛病的啊,因为它真的是好黄好黄啊。这样的黄瓜想必大家都没见过吧,其实也正常的,因为这样的黄瓜是黄瓜的最最老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黄瓜其实只能做种子是不能吃的,所以显得还是挺尴尬的!
但是黄瓜为什么叫黄瓜这个谜题我们算是解开了,真的是好复杂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