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教会大分裂什么时候分裂的?东西教会大分裂的影响
基督教东派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在 1054 年的正式分裂。由于事件具体起因多与当时的君士坦丁堡宗主教阿卡西乌相关 ,故又称阿卡西乌分裂 。罗马帝国在公元4世纪末分裂之后,东西两部分在社会、政治、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促成了基督教说拉丁语的西部派别和说希腊语的东部派别之间的分化。西部的罗马教会自认为是耶稣门徒彼得的继承者,坚持认为其在各宗主教区中拥有首席地位;东部的君士坦丁堡教会则在东罗马皇帝支持下与罗马教廷争夺势力范围;再加上教义方面的分歧,终于在 1054 年相互开除教籍,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罗马分裂
斗争
自第四世纪,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迁都拜占庭(Byzantine,今土耳其伊斯坦堡),改名君士坦丁堡,此后逐渐形成东西罗马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蛮族推翻,由罗马主教出面讲和,安定人心。罗马主教长从此掌握政权,形成政教合一的庞大系统与组织。在六世纪到十一世纪的五百年间,东西方的文化差距越来越大,东方教会和罗马大公教会落落寡欢。
两方教会各有许多特色,种族语言和政治文化均有不同。东方教会使用希腊语文,西方教会使用拉丁语文。而《尼西亚信经》版本、仪式、圣餐饼、教义,以及在教堂里使用图像的态度等不同,使争执却与日俱增,而且没有获得解决。
争议
〈尼西亚信经〉原本提到"圣灵是由父而出",罗马公教要在《尼西亚信》里插一个filioque(拉丁字),即"圣灵是由父'和子'而出",而东方教会反对未经普世会议就加添任何字句。
两方教会不只一次的互相指控,争议不决。这一词组至今仍是东西方教会的重要分歧。
罗马公教所用的是无酵饼;君士坦丁堡所用的是有酵饼。罗马要教士守独身,君士坦丁堡却准许下级教士婚娶;罗马只准许各主教在坚振礼中涂油,君士坦丁堡却准许各神甫均如此做;罗马准许人在大斋节(Lent)中使用牛奶、奶油和干酪,君士坦丁堡却不许。
教会论争
公元451年的迦克墩大公会议,早已规定基督的本性为二重,即有完全的神性,也有完全的人性。但这个决议,并没有使得许多东方的信徒心服。反对这规定的人,就被称为基督一性论者(Monophysites)。
实际上,当时全埃及、亚比西尼亚与叙利亚的一部分,以及亚美尼亚的大部分,都拥护基督一性论,直到如今。
544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527-565在位)颁谕,要迦克墩的定义迁就亚历山大的解释,使基督的人性变成在神性之下,虽然教宗维吉流斯(vigilius,538-555在位)一度反对,但差点被开除教籍而不了了之。
后来,又由君士坦丁堡主教长的努力,皇帝贺拉流斯在633年提出此教义问题的新解释,即基督一志说,认为基督确实有一种「神而人」的意志或力量。但「力量」的说法不合圣经,以后的教宗又反对使用。
直到680-681年君士坦丁四世(668-685在位)于君士坦丁堡召开第六次普世会议,确定基督有两个意志,以讨好罗马,恢复统一。讽刺的是,此次会议竟把所谓无误的教宗何挪留(Honorius)判为异端。
信仰论争
第七世纪
贵格利一世已允许在教堂中使用图绘和雕像,但坚持不得用为崇拜的对象。第八世纪时,图像敬拜成为祷告的对象,环绕一层蒙昧而迷信的气氛,这种情况颇为盛行,以致回教徒也嘲笑基督徒崇拜偶像。当初把图像带进教堂,做为美观和教诲文盲用途的人及相关辩论,令人徒叹负负。
公元726年,东罗马帝国皇帝利奥三世为纠正其版图内对图像的滥用,要求把图像高挂,使崇拜的人吻不到。但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长和及其支持者大为愤怒。不久,君士坦丁堡、希腊和叙利亚等地发生暴动,皇帝及其议会随即下令把所有的像都从教会中摒弃,但在执行时极为残忍,使得他所持理由遭受挫折。教皇贵格利三世公然指责皇帝,且对图像的使用,大加提倡。一场大论战于焉展开,即为人们所称「反对图像」的争辩(Iconoclastic Dispute)。
公元754年
君士坦丁五世在君士坦丁堡召开会议。他禁止崇拜图像,认为是「不合圣经」,系一种异教反基督教的行为,将带领基督徒陷入试探。这个问题对教会极为严重。因为人们早已把图像当作偶像崇拜,在其面前烧香。遗憾的是,争辩的双方在整个基督教世界内,都诉诸武力,而逞狂暴和谩骂。
继承君士坦丁的利奥四世,其未亡人爱任恩(Irene)为君士坦丁六世的母亲,在787年召开第二次尼西亚会议时,以其影响促成的决议,不但可以设置基督、圣母马利亚、圣图和天使等图像,还建议「向图像行礼和致敬意的崇拜」,并且「为尊敬它们,而献香火与小灯」。这明显与当年利奥三世的政策不同,是开倒车的做法。
至于西方教会,图像的使用虽经教皇致力支持,但查理曼和法兰克的牧师人员均坚决反对。公元794年在法兰克福大会议时,特别作成反对的声明。查理曼王朝书中宣布:「唯有神才配受崇拜,圣徒仅可获得尊敬,像决不可受崇拜。」
公元800年
查理曼在罗马被教皇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后,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长对罗马的政治猜疑加重。第九世纪,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长阜丢斯(Photius,858-867、878-886两次在任),拒绝罗马教宗的主张,策动一个强大的计划去把邻近的众斯拉夫国,赢到希腊式的基督教这边。
阜丢斯咎责罗马公教在教义与实践上均属异端,尤其在补充一条古信条而不先行召开普世会议来讨论,更为荒谬。不过教宗尼古拉一世(858-867年在位)却是中古时代最能干的教宗之一,他维持罗马的声誉,使得869年的君士坦丁堡会,大公会议暂时搁置有关的争执。
导火线
几个世纪以来,西欧与东方因地理距离遥远,接触一直有限,到十一世纪初期,希腊教会尚未和西方教会分离。东方教会领袖不愿意接受西方教会领袖的圣职授任。
1054年,当罗马教宗利奥九世(Leo Ⅸ,1049-1054在位)的钦差大使宏伯特(Humbert)抵达君士坦丁堡时,君士坦丁堡主教长瑟如拉留(Michael Cerularius,1043-1058在位)拒绝向他屈服。
宏伯特随即在7月16日发表一份文件,把主教长开除教籍。君士坦丁堡主教长也相对地同时开除利奥九世的教籍。东方教会在理论上强调宗教事务应由基督教五大地区的领导人会议控制,而教廷改革派则主张宗教事务应由教宗单独管理。东西方领袖的代表之间愤怒的龃龉,终致造成长久的分裂。
直到十字军东征的两百年间,情况又有变化。两个区域间的商业与交通得以恢复。但是这种重新的接触,反而出现东西方永久的分裂。因为两个敌对力量,都想争取教会的辖区,有效控制基督教世界。
1095年,东罗马帝国皇帝亚尔克修(Alexius)向罗马教宗乌尔班二世乞求援助,引起拉丁民族的注意。次年,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的克利孟特(Clement)向聚集的教会显要,与众多平民激情宣讲,鼓吹组成军事行动,获得群众高呼「上帝所愿!」(Deus Vult!)的回应。就把此句话做为圣战的口号,并建议每位战士的衣服缝上十字架的记号,如此组成群英东征的十字军。第一次十字军攻占的土地,沿着地中海东岸的狭长地带伸展,分成耶路撒冷王国、伊得撒郡、安提阿公国和的黎坡里郡(County of Tripoli)。这些西方基督教在东方的立锥之地,大约存在200年。但这些领土上的希腊正教与罗马大公教会之争,使两方完全分裂。
第四次东征更以出兵攻打君士坦丁为目标,1204年十字军围攻并占领君士坦丁堡。城破以后的奸淫掳掠等行为失检,给东正教人民留下不能磨灭的印象。他们与罗马之间即使有联系存在,至此也断绝了。在拜占庭建立的拉丁帝国,从1204年持续到1261年,且把土地分封给十字军人,还任命一个拉丁主教长。但是西方教会对希腊人民未有丝毫的好印象。直到1291年十字军建立的那些王国陷落后,十字军运动终于失去原动力。
东西方两个世纪的交往,一方面造成两方教会的决裂,其后不断有人出面倡议修好,使罗马公教和东正教重新团结。这种努力到现在还没有成功。另一方面也造成文化上的变迁,尤其对西方发生深远的影响,如学术发展、大学兴起与文艺复兴,而这些又带动宗教改革的产生与分衍。
结论
从圣经的原则看,罗马公教多有矫饰的言行。使徒彼得的统绪,不只限于罗马。罗马居首位的根据,很晚才发展起来,难以说服人心。罗马实际上是借着剧烈的斗争与军政实力,才把各主教平等的原则推翻。经过多次激辩,终致1054年双方决裂。双方的争斗,都不为属灵的目的。这种不能看别人比自己强的血气斗勇逞狠,尤其值得今日我们的教会作为鉴戒。
尽管教会里反对教宗权威的文献罕见。唯一的纪录是由那些不奉国教者或被视为异端分离派者保存下来。但无言的异议既多又普遍,因为十一世纪以后的数百年间,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多个角落,都有反对教宗权威运动的崛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