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出自谁,该如何理解)
为什么古人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呢?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玄机呢?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中医本身的无穷魅力。那么,究竟是中医的哪些魅力,让古人们热衷于中医的学习呢?
一、为什么古人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俗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话来源于1000余年前的北宋名相范仲淹。在古代,很多人如果没有考取科举,然后就去学医了。为什么呢?是为了养家糊口吗?非也。
在古代,大部分学医的人都不是穷人家庭,比如李时珍,如果家境太差,他能27年如一日的研究中药吗?若如此,他也写不了《本草纲目》,他也震惊不了世界。
这正如古代科举一样,古人考科举,求功名,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是为了作为一个“士子”应有的远大抱负。当然,古人考取功名之后,自然也就吃穿不愁了。
古代的医生只要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即便没有人发工资,自然也不会饿肚子的。也正是由于古代的科举与古代的医生有着某种共同之处,才有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
学中医的人都是文化人,一般都是秀才考科举失败之后才学医的,所以他们的文化功底十分深厚,又加上他们能够将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相互渗透。
如果能够在医学水平上大有增益,那么他的文化修为也会提高。
倘能做个好医生,上可以疗治君王和父母的疾病,下可以救治天下苍生,中可以教人保健养生,益寿延年。身处底层而能救人、为老百姓解除疾苦的,还有比当医生更好的职业吗?
二、这其实也是文人的无奈
在古代,不仅官贵民贱,职业也被分为贵贱不同等级:士、农、工、商。士为四民之首,而医生则被排在四民之外,往往与巫连在一起,合称巫医,一向为社会所轻。
然而,古代士人的就业门路是很窄的。说是读书做官,其实能做上官的毕竟是少数。
做不上官怎么办?除了一部分人恪守儒道,继续修身齐家、过他的耕读生活之外,多数人还有两种职业选择。
首先是当先生,设馆授徒或受聘私塾,教书育人,继续传承儒家薪火;其次便是当医生,“秀才学医,笼子抓鸡”古代文人学医是很容易的事,差不多一半的书生最后悬壶济世,走上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之路。
范仲淹对后世的影响颇大,不仅提高了医生的社会地位,而且鼓励了一批立志经世济民的读书人。
正是自范仲淹以后,良医始被尊为儒医,医术亦被称为仁术,许多的读书人最后弃官从医。
做官,就应施行仁政;行医,就应施行仁术,这也是文人的无奈也是中医人的无奈和悲哀。
以此自我安慰、起码在精神上是富足的、能安慰自己的。从此,历史上便有了两句励志名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正如《国语》中所说,“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
正因为如此,大唐药王孙思邈才感慨道,“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从这个角度来说,医者与宰相,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各位看官,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