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勋在家躺沙发,妈妈做家务:会偷懒的父母才会教出优秀的孩子
最近,“魏大勋家的沙发”被网友送上热搜,网友纷纷表示特别想要魏大勋家的沙发。在一档名叫《做家务的男人》节目中,魏大勋和魏爸爸因与沙发难舍难分,成功地融为一体,喜提“沙发二子”这一称号。
因为父子俩在节目中是这样的:
这样的:
父子花式躺:
仿佛看到了回家后自己的样子。可是,妈妈呢?
而魏大勋,采取“逃避式”干活,被妈妈使唤去和魏爸爸晒被子,两人晒完被子后:
其实,看完节目就会发现,魏爸爸也是家务小能手,家务活基本难不倒他,归结“沙发二子”的花式躺,都是因为妈妈太勤快!
因为妈妈的太勤快,只要妈妈在家,一切家务包办,所以父子两干脆不干了,于是“做家务的男人”在家基本不需要做家务。
勤劳的父母容易培养出懒孩子,聪明的父母懂得懒一点,懒一点动手,懒一点替孩子回答,懒一点替孩子解决问题,孩子才能更懂得如何生活!
1、懒得动手
作为一名老母亲,是如何养孩子的?
哎呀,孩子这么小,不会洗碗的,放着我来!
不行不行,你拖什么地,滑倒了怎么办!
看着孩子在家不需要做一点活,满满的骄傲:看!我把孩子养得多好!
曾有新闻报道过一名17岁天才少年,成为中科院的最年轻硕士,却因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被劝退的令人无比唏嘘的新闻。
这名天才少年名叫魏永康,他13岁以高分考取湘潭大学,因此被人称为“天才少年”,17岁的魏永康大学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开始硕博连读。
进中科院前,他与母亲一起生活,因为母亲太勤快,只要他好好学习,其他一切事情都不用他考虑。这造成魏永康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连洗衣服、端饭、洗澡都要父母帮忙。
进中科院后,没有母亲打理,他的生活却是这样的: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就往外跑;房间不打扫,屋子里臭烘烘的,袜子脏衣服到处乱扔;他经常一个人窝在寝室里看书,却忘了还要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他有一门功课记零分,而没写毕业论文也最终让他失去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
生活不能替代,父母太勤快替孩子承担的那些责任与能力,未来一定会成为另一种更惨烈的代价。
此前,霍启刚和郭晶晶夫妇带着孩子亲自去农村种地,获得网友的一致好评,称他们为“最接地气的豪门”。
在他们吃饭的时间,霍启刚的儿子霍中曦非常懂事,去帮着准备饭菜,装饭,而霍启刚也小小地“偷懒”了一下,他并没有让孩子坐等饭菜上桌或是直接上去帮忙,只是在儿子的身后默默看着,在需要帮忙的时候辅助一下。
他们懂得富养孩子,不止局限于物质上的富足,更展望于孩子精神上的富足。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带孩子体验农民播种的过程,没有替孩子完成一切,这才是教育的意义。春天播种秋天开花,孩子心中劳动的种子也在发芽。
家中父母太勤快,造就了孩子动手能力差,没有足够的动手经验,也就导致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当他们离开父母自己生活时,才开始手忙脚乱地学习,却不知这样可能还会影响到他们的,甚至是我们的生活。
试想一下,当你的孩子如果像某广告里那个孩子,在某个深夜,给大洋彼岸熟睡的父母打个电话只为问番茄炒蛋怎么做时,你会不会大怒:“吵我美梦就为这事!你怎么这个都不会!”
2、懒得“说话”
生活中,我们带着孩子去见亲戚朋友时还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亲戚朋友:哎呀小朋友你好可爱呀,几岁啦?
孩子:5…
我:五岁!
亲戚朋友:五岁啦,那上幼儿园了,幼儿园好玩吗?
孩子:不…
我:当然好玩了!老师老夸他了!对吧?
孩子os:还能不能让我好好说话了…
袁咏仪和张智霖夫妇的儿子出生,至今已有13岁。她在一次参加《非常静距离》的节目中,通过亲身的经历,分享了一些育儿经验,其中提到的很重要的一条:“我从来不帮孩子回答问题,而且别人也不许帮孩子回答问题!”
不仅自己懒得替孩子回答问题,即使是外婆,也绝不允许替孩子回答问题。
其实,孩子有很强烈的表达欲望,说话就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方式,所以很多时候孩子就是个小话痨,说话的过程就是抒发他们表达欲望的过程,特别是当几个孩子凑在一起时,就像小鸟开会,叽叽喳喳没完没了。
可是,一旦我们替孩子说话了,抑制住了他们的表达欲望,他们或许会以另一种更可怕的方式去发泄。所以,何不让孩子自己,去开始他们的表演呢?
3、懒得解决问题
二胎妈妈的崩溃日常生活:
二宝:妈妈,哥哥抢我玩具!
大宝:什么!这玩具本来就是妈妈给我买的!
二宝:可是是我先玩的!
大宝:玩具是我的!
妈妈内心崩溃:要不你们打一架吧…
胡可也曾有过二胎家庭的崩溃,二胎未出世时,胡可的大儿子还是很期待弟弟的到来,而弟弟真正出世时才发现,大儿子还是接受不了。每次兄弟俩发生摩擦时,她会按照中国传统观念:哥哥要让着弟弟来劝说大儿子。
直到有一天,胡可才发现她错误的判断了孩子之间的关系。
在那一刻,胡可特别感动,因为觉得他们长大了,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
从那时起,胡可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可以保护他们不受到原则性伤害的情况下,应该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判断事情的对错,自己去寻找他们想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大人越干涉,他们的关系就越激烈,大人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他们一定会找到他们之间相处的平衡点。
现在,胡可的两个孩子都相处得非常好。
懒得替孩子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锻炼孩子一种思维能力,能让孩子在任何环境下遇到任何困难,都能想出最适合的方式去应对。
我们不可能永远替孩子解决问题,这是不现实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孩子一定会用他们自己独有的方式,去惊艳你。
有勤劳的母亲在家,魏大勋只需要躺在沙发享受,家里有太勤劳的父母,孩子也容易养成惰性。
多让孩子自己动手,他们或许能播种一颗参天大树;让孩子自己说话,他们也能说出朵花来;更要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才会知道如何建造一座花园。
教育家布克梅尼斯特·富勒说:“所有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绝大多数孩子在他生命最初的几年里,天资被磨灭了。”
孩子的天资,可别被父母的太勤快磨灭了!每个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不需要替孩子负重前行,只需要替孩子完善这个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