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历史介绍
1973年10月,埃、叙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派部队或飞机参战。埃及(总统萨达特)企图收复运河东岸部分失地,为尔后通过谈判收复西奈半岛创造条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企图收复全部戈兰高地。埃、叙为达成进攻的突然性,采取反复动员复员、进行军事演习等多种欺骗措施并把开战时间选定在伊斯兰教斋月(穆斯林白天斋戒)和犹太教赎罪日(教徒当日斋戒,停止一般公务活动),隐蔽进攻企图和进攻时机。
以色列于1967年侵占埃、叙部分领土后,扩大了防御纵深,并在运河东岸构筑巴列夫防线和在戈兰高地构筑防线,转取守势战略。以军自恃有强大的空军、坦克部队和侦察情报系统,骄横麻痹,疏于戒备。直到开战前数小时,以统帅部(总理G.梅厄、国防部长M.达扬等)仍认为埃、叙不敢发动进攻,在西奈半岛只驻4个旅,在戈兰高地只驻3个旅。10月6日14时,埃、叙使用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网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北线,叙3个步兵师当日突破以军防线,7日,又投入2个装甲师,进抵距以本土数公里的地区。西线,埃陆军在海、空军协同下强渡运河,第2集团军3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团军2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线,步兵携带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率先穿过以军各支撑点间的空隙,击毁大量以军坦克;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时打开60条通道,架设浮桥12座,保障2个装甲师、2个机械化师等后续部队渡河。海军则同以军舰艇进行海战并用舰炮支援地面部队进攻。10日,埃军按预定计划停止大规模进攻。以色列在损失惨重、极为被动的情况下,迅速运员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近40万人,先以北线为重点,遏止叙军进攻并实施局部反击,集中使用空军主力向叙地面部队和防空导弹阵地展开攻击并空袭叙后方大城市。11日,以军3个师转入进攻,越过1967年停火线,形成威胁叙首都大马士革之势,并打击了伊拉克、约旦的援叙部队,夺得北线战场主动权。继之,以军将重点转向西线。当埃军于14日投入1000辆坦克展开第2次大规模进攻时,以军投入800辆坦克,步、坦、炮协同作战,并使用武装直升机和其他飞机发射“小牛”、“百舌鸟”式空地导弹、“白星眼”式电视制导炸弹等,击毁埃坦克250辆,迫使埃军当日撤回进攻出发阵地。15日晚,以军A.沙龙师向大苦湖地区埃第2、第3集团军接合部穿插突击,先头部队于16日晨在湖北侧德维斯瓦附近渡河,摧毁若干埃防空导弹阵地,为空军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架设浮桥后,又有2个师渡河,向南迂回,发展进攻;23日进抵苏伊士湾,占领阿代比耶港,对苏伊士城和埃第3集团军形成合围,夺得西线战场主动权,并以埃第3集团军为筹码,换取了北方战线的缓和。24日,埃以双方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停战。埃、叙同以分别于次年1月和5月签署第1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至此,埃控制了运河东岸纵深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基本达到战略目的(1982年4月,根据1979年3月埃以和平条约,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岛)。北线以军撤至1967年停火线以西。
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首战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气为之大振。埃军渡河之役显示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以军动员快速,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的大纵深突击,对于扭转被动局面发挥了作用。双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飞机、导弹等数量很大,埃、以于14日一天内共展开1800辆坦克的大会战为战争史上所罕见。阿、以分别使用苏、美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得到苏、美战略空运的及时补充并利用苏、美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埃军由萨姆-2、萨姆-3、萨姆-6、萨姆-7型导弹为主组成的防空体系,在战争初期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使以军飞机数日内不敢进入运河空域;以军则使用“响尾蛇”、“蜻蜓”等空空导弹和“加布里埃尔”舰舰导弹对付阿军的飞机、舰艇。大规模电子对抗的展开使战场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损耗加大。双方飞机损失的约6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
这次战争的结果是阿拉伯国家赶上了以色列,扭转了过去接连失败的状态,使双方在战略上恢复了平衡。这一结果的形成是有着历史必然性的,经过三次中东战争,中东地区民族觉醒的进程加快,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失败使中东国家对殖民者保护中东的幻想破灭,也是北非和阿拉伯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起因,埃及革命胜利和收复苏伊士运河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失败,结果是美苏大国卷入中东取代英法,但是美苏干涉中东同样不能保证中东各民族的利益,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的失败让中东人民意识到要获得胜利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
埃及萨达特总统对苏联的态度从过去的附从,转变成为合作,增强了民族自主权,把苏联操纵的装备收归埃及使用也加强了独立的地位。自行制定军事发展政策,防止出现六五战争被苏联抛弃的局面。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经过也体现了萨达特政策的进步,他首先团结了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统一战线,在战争中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都支持和参战,并且在战争初期取得了胜利,而且萨达特总统也能建立国际统一战线,不仅使西欧各国保持中立,也得到了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同情,使以色列陷入空前的孤立状态,几乎在这次中东战争中遭到失败。从军事角度看,这次战争没有彻底战胜以色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质是埃及等阿拉伯国家没有雄厚、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不能自主生产战争物资,无力应对长期消耗战争;其次是在军事体制上,没有以色列那样完善的全民预备役动员体制,投入的军事武装力量多是雇佣职业兵,在最初的胜利后不能迅速扩大战果,让以色列紧急动员,使兵力优势迅速丧失;另外就是战术呆板,让以色列发现防御漏洞渡过运河西岸,丧失了战略主动权。
尽管这次战争最终依然以平局而结束,但是阿拉伯国家依然取得了成果。首先是打破了美苏共同发表的中东问题“冻结在冰箱二三十年”的立场,把解决中东问题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削弱了美苏主导中东的地位。交战双方脱离接触,在经过联合国等斡旋后,埃及收复了西奈半岛部分领土,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大部。随后萨达特主动与以色列友好,开启了土地换和平的政策,收复了全部失地,奠定了中东和平的基础。从国际环境看,当时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无力长期支援远离自己的以色列同整个阿拉伯世界战争,以色列也无力长期在多条战线打消耗战;阿拉伯国家联合用石油禁运武器同西方斗争,也让西欧保持中立不支持以色列,萨达特奉行的自主、灵活的外交、军事战略,获得了国际社会多数拥护,他推行的土地换和平战略也得到以色列在内的中东多数人民拥护,符合中东地区的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