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解读:韩信最狠的一条计策,20万大军瞬间全军覆没

历史人物解读:韩信最狠的一条计策,20万大军瞬间全军覆没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提到韩信,大家都会想到他的用兵如神。

但是他用兵神到什么程度?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讲述一个韩信作战生涯中最诡异的一个奇谋——潍水之谋,一个被众多史学家质疑甚至包含神话色彩的战役。

公元前二零五年,刘邦的军队不敌项羽,被打的落花流水,在这关键的时刻,刘邦听取了萧何的建议,重用了韩信,并且封他为大将军。

这韩信在受到重用之后,十分感念他的知遇之恩,就带领这大军反击楚军,在山西将他们打败。

而后,韩信一鼓作气,接着带领刘邦的军队南征北战,打到了齐国。

正当韩信攻打齐国时,前方突然传来齐国降汉的消息。

原来在此之前,刘邦就派遣手下说客郦食其去齐国说服齐王归汉。

既然成了自己人,那就没必要打了。

不过,韩信手下的谋士蒯通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得以得无行!——《史记·淮阴侯传》 蒯通一语切中要害:领导的命令是让你攻齐,虽然他又派遣使者说降齐国,但是却没有下诏让你停止,既然如此,就要尊重命令!按照命令行事,就算失败别人也说不了什么,可违背命令行事,就算成功了也得不到好处和,甚至会被有心之人利用! 在领导眼里什么最重要?听话!所谓的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全是瞎扯。

韩信听后也是犹豫不决,蒯通趁热打铁,又说了一个让韩信无法拒绝的理由。

《史记·淮阴侯传》记载: 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之众,乃下赵五十余城。

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 这句话很简单:将军这几年努力打下的几十座城池,还不如一个书生的口舌吗?韩信听罢,果断发兵进攻对汉军没有防备的齐国。

可怜的郦食其正在与齐王饮酒作乐,等到兵临城下之时,齐王认为郦食其欺骗他,最终将他处死,然后逃跑,并且向项羽求救。

项羽图谋很大,他认为韩信多年征战,长途跋涉,士气早已疲敝,正是吞下他的好时机。

因此,直接让手下的大将龙且带着自己的二十万大军去解救齐国。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刘邦手下的韩信,竟然如此有勇有谋。

以一招神计,反而将自己的二十万大军全歼。

齐王迎接龙且的军队,将他们安排在今天的高密,而韩信就带着大军隔着潍水与他们遥遥相望。

龙且的手下曾给他出计: 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

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亡城闻其王在,楚来救,必反汉。

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

前面提到,汉军长途跋涉远离国土。

虽然刚刚将齐国攻下,但是土地人民根本还未完全掌控。

此刻最好的方式就是让齐王派遣亲信招抚故土。

齐国百姓知道他们的君王还活着,自然会联合起来对抗汉军,如此一来,汉军无后续供给,投降是早晚的事儿。

然而,仆随主上。

这龙且虽然也骁勇善战,但是却和他的主公项羽一样,鲁莽高傲,根本不听手下人劝。

他自以为曾经击败过英布,也看不起这个捡漏才攻下齐国的韩信。

最重要的是,他认为采用此计而让韩信投降,彰显不出他的功劳,因此果断拒绝。

不过龙且确实有这个资格,因为他的兵力远超韩信。

于是叫嚣着让韩信出兵,与之会战于潍水河畔。

韩信不敌,然后逃走。

龙且见状大喜:固知信怯也,追击而去。

当楚军半数进入南北近四十里的河滩时,韩信忽然调转马头继续迎战。

并且远处传来三声轰鸣,不多时河水猛涨,汹涌袭来。

楚军大半还未渡河,瞬间被洪水吞噬,就连惨叫声都淹没在浪潮之中。

原来,在交战前的晚上,韩信就命人下令让士兵准备数万个布袋子,里边装满泥沙,安排人运到了潍水的大孙猛村东十里,柿子园村西二里的渠河、潍河汇流处,把潍水的湍急河流堵住,并且派灌璎组织人砍万根木纤,待河水下降后全部埋入郑公村北开阔的河滩上,留下通道做好暗记。

等到时机成熟,立刻放水,冲散了楚军阵营,慌乱中楚军被木纤插死者无数。

不到半个时辰,龙且战死。

不得不说,韩信的潍水之谋,确实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杰作。

韩信完美地发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作用。

也许是这一计谋太过完美,所以后人在军事战争中纷纷效仿,但是无一例外失败,要么是堵不住水,要么是水的力量不大,反正都没有效果。

曾国藩更是直接断言此计乃是司马迁杜撰,不可能存在,并且说道:沙囊壅水,下可渗漏,旁可横溢,自非兴工严塞,断不能筑成大堰。

所以大家就开始质疑,这神计到底是真是假呢?不会是为了夸赞韩信而杜撰的吧。

甚至,民间流传出一种神话版。

说是这条计策是韩信祭拜黄石公像时,被神灵所授。

这条计策之所以能够完美实施,也是神灵保佑 《潍坊地方志》。

注:黄石公为张良老师,下图为黄石公授书张良塑像,有一说法是韩信的老师名叫姚端,姚端也是黄石公的弟子。

但是,笔者在分析之后,发现,潍水之战很可能是确有其事的。

首先,据史书记载,韩信攻打齐国是在冬季,齐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所以依据山东的气候,潍水在冬季的时候水流量可能会大大减少,而韩信又让人准备数万个泥袋子来阻断河水,有些漏水的地方也能够很快结冰,因此有很大的可能性将河水拦住。

并且,韩信是让士兵在接到龙且的挑战后立刻就堵住上游江水,即使水量不多,经过一夜的积累,也完全可以在第二天发挥作用,即使不能将楚兵全部冲走,起码也可以将他们困在江心,让他们军心大乱。

所以说,韩信的潍水之谋可能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像后人如曾国藩等人效仿这个计谋失败了,是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季节,水流量,水的瞬间爆发力量等等,这也就从侧面烘托了韩信这个人的才能,在几千年前的古代,就可以想到关于物理方面的知识,并且灵活运用,可谓是一位天才将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刘诞一直支持孝武帝,为什么最后却命丧广陵?

​刘诞一直支持孝武帝,为什么最后却命丧广陵?

196

刘诞一直支持孝武帝,为什么最后却命丧广陵? 刘诞 433年-459年8月17日,字休文,宋文帝刘义隆第六子,母为殷修华。 刘诞官至司空、南兖州刺史,虽在刘劭及刘义宣的两场动乱中坚定...

​马谡除了失守街亭之外还做过哪些错事

​马谡除了失守街亭之外还做过哪些错事

159

马谡除了失守街亭之外还做过哪些错事 孔明挥泪斩马谡,丞相之情千古昭昭,音容犹在。 罗贯中在演义里为铺垫这对师徒情谊,不惜用掉了两个回合。 直至今日,马谡上刑场前的回首...

​吕后去世后,为什么大臣们要拥立刘恒为帝王

​吕后去世后,为什么大臣们要拥立刘恒为帝王

182

吕后去世后,为什么大臣们要拥立刘恒为帝王 汉文帝刘恒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有这样一个王爷,他从生下来就是皇帝最不喜欢的儿子,兄弟众多且...

​唐朝时期是史无前例女子当权阴盛阳衰年代历史

​唐朝时期是史无前例女子当权阴盛阳衰年代历史

190

唐朝时期是史无前例女子当权阴盛阳衰年代历史 按照唐朝的朝廷的律法:公主与臣子结婚,那叫下嫁。 对此有个定制,公主下嫁,不拜公婆,公婆反而要拜公主;而且公主可以随意召幸...

​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陈平真的与嫂子有染吗?

73

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陈平真的与嫂子有染吗? 陈平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楚汉相争期间,汉王刘邦手下人才济济,这对刘邦来说自然是好事,可对他的下...

​明朝监察制度 为什么会有官员知法犯法

​明朝监察制度 为什么会有官员知法犯法

143

明朝监察制度 为什么会有官员知法犯法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朝监察的故事。 提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我们...

​桃木剑辟邪镇宅有什么根据桃木为什么能辟邪

​桃木剑辟邪镇宅有什么根据桃木为什么能辟邪

103

桃木剑辟邪镇宅有什么根据桃木为什么能辟邪 说起桃木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桃木取自桃树,又被称为降龙木、鬼怖木,在著作《山海经》中记载了神荼、郁垒二门神摘桃树树枝鞭打...

​杨善自掏腰包赎回明英宗,最后结局怎么样

​杨善自掏腰包赎回明英宗,最后结局怎么样

130

杨善自掏腰包赎回明英宗,最后结局怎么样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杨善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杨善不仅迎回太上皇朱祁镇,而且还迎立太上皇复辟...

​残忍至极明代处死殉葬者的恐怖手段

​残忍至极明代处死殉葬者的恐怖手段

75

残忍至极明代处死殉葬者的恐怖手段 残忍至极!揭秘明代处死殉葬者的恐怖手段 在中国古代帝王死后,人殉比较普遍。 当然殉葬在汉以后就慢慢消失了,至唐朝则已非常罕见,接近废...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由 为什么说它是制度的产物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由 为什么说它是制度的产物

167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由 为什么说它是制度的产物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由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制度的产物? 有很多历史学家学认为安史之乱看似是一次偶然的事件,其实却是制度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