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监察制度 为什么会有官员知法犯法

明朝监察制度 为什么会有官员知法犯法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朝监察的故事。

提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我们不得不提到明朝。

因为在明朝时期,无论是中央对于地方,还是帝王对于官员和百姓的监察力度皆达到了顶峰。

所以说,如果要考究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那么明朝绝对是不得不提的一个节点。

让我们走进明朝,来探索明朝的监察制度以及严苛制度给明朝带来的诸多影响。

一,明朝先进的监察制度构想 1,中央监察机构——督察院 明朝开国皇帝在中央设立的督察院可是相当于我们如今最高检察院的存在,在那里的官员甚至可以将自己道听途说的传闻利用职能去证实。

其实,都察院的组成人员并不复杂,但是,其中的最高长官督察御史是我们不得不提的存在。

帝王赋予他极高的权力和地位,甚至可以跟老牌权臣六部尚书比肩。

既然得了好处,自然不能没有作为。

督察御史是相当于皇帝耳目的存在,他们搜罗贪官污吏的证据,将作恶的人绳之以法,还大明澄清政治。

当然,在中央有督察察院,地方上也有相应的部门来处理相关事物。

明朝十二道中的检察御史署,是明朝地方上行使检察权力的主力军。

在我们眼中,捕风捉影似乎是不可能存在的事,但是明朝的都察院以及地方各级都察院,很多时候都是从捕风捉影入手,不断收罗证据,为民除害。

2,地方监察——巡抚、督抚 检察制度在中央进行的如火如荼,在地方上自然也不能懈怠。

在明朝地方的巡按御史可是很威风的存在,比如一位明朝的巡按御史,只要有充分的证据,他可以向中央弹劾自己所遇到的不法官员,甚至他可以自主处理六品及以下的小官吏,这足以见得帝王对他的信任。

除此之外,倘若遇到有大才的文人,他可以向帝王举荐,遇到灾荒年代,他就是帝王赈灾的眼,遇到冤假错案,他就是帝王亲授的判官。

但是,由于巡按御史的权力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三司会审的多人辩论会成了补救的方法,但是因为人多主意多,所以难免分歧多。

由此延伸出巡抚以及总督制度,这些官署不断为地方检察之路添砖加瓦。

明朝的检察制度,并没有止步于中央,它不断地拓展,越来越条理有序,越来越完善有矩。

3,皇帝暗卫——厂卫 提起明朝的检察机构,东厂等宦官以及锦衣卫等衙署是我们不得不提的存在。

其实,同样作为皇帝的暗卫,宦官和锦衣卫是对立而又统一的存在。

因为帝王不允许自己的耳目一家独大,没有制衡的强大,会使得帝王夜不安枕。

所以,宦官和锦衣卫是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存在的,哪怕没有矛盾也会被制作出合适的矛盾。

但是,宦官和锦衣卫统一只接受皇帝命令,不受任何官员的约束。

这一政策有利也有弊,正是因为没有相关的约束机构,只是任凭帝王的主观意愿来决定他们的任务得失,为明朝埋下了极深的隐患。

在明朝宦官和锦衣卫从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但是,哪怕一开始帝王的初衷是好的,他希望这一政策可以安保大明千秋万代,却不曾想这是大明大厦倾覆之源。

二,明朝监察制度在明朝的地位 1,行使权力不受制约,只对皇帝负责 在封建朝代,任免官职从来都是吏部的事,但是,到了明朝的监察机构,任免官职是帝王才有的权力。

无论是中央的最高监察机构还是地方上的各级监察机构,官职的任免都离不开帝王的决策。

而深受帝王信任的监察官员自然不受其他机构的约束,他们只是唯帝王的命令是从。

也就是说,倘若在明朝,一位在监察机构的官员执行任务的时候,哪怕对方官职高于自己,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和话语权。

正是因为明朝监察机构如此鲜明的独立性,才使得他们拥有超越官职的权力,在执法过程中有着绝对的优势。

2,全方位、全官职监察 明朝的监察制度可不是说说而已的空头支票,而是实打实的贯彻到底。

在中央,依据职能的偏重性分成了两个监察系统,为了防止一家独大的局面,两家监察系统既是相互监督的竞争对手,又是必要时相辅相成的好搭档。

而地方上的监察系统也在不断完善,紧密合作,因为消息的共享,逐渐织成了一张严密的监察巨网。

与此同时,监察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张,从影响重大的军事政治到无关痛痒的文化思想,皆被全面地囊括其中。

但是,明朝时期的监察虽然力度很大,却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道。

毕竟,之前监察机构是监督帝王的枷锁,明朝的监察机构是帝王处事的耳目。

所以说,明朝全方位,全官职的监察使得帝王能够更好的掌握朝廷的动向,却不知不觉中陷入皇帝一言堂的漩涡,为未来埋下了隐患。

3,品级低而功能大,无人敢惹 因为明朝监察官员手中握有独特的权柄,所以哪怕他们官位不高,却依旧在明朝的官场吃得开。

对于明朝监察机构的官员,高官厚禄不再是他们的追求,他们也明白自己与那样的官场生活无缘,有些人会安于现状,用手中的权力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有些人会不甘心,既然得不到更高的官职,他们会追求更多的财富,所以利用职能的便利,勒索官员,压榨百姓,使得源源不断的不义之财流入自己的口袋。

监察官员虽然品级低,却有着极高的功能,他们在明朝可是无人敢惹的存在。

但是,这也是他们容易酿就苦果的原因之一。

三,为什么监察机关如此严密,明朝仍然混乱? 1,监察官员滋生腐败,与监察目的背道相驰 明朝政府给了监察官员绝对的权力,却没有给予他们不忘本的钱财。

这使得极为容易被钱财诱惑,从而走向贪污的不归路。

其实,因为明朝刚刚建立之时,政治清明,官员有理想,哪怕监察官员手头没钱,经济窘迫也不觉得困难。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官场的普遍黑暗,监察官员也动了不该动的心思,他们借着职位的便利,到处敛财,甚至有了都抚莅任,例赂权要,名谢礼;有所奏请,,佐以苞苴,名候礼的受贿投名状。

不仅如此,由于监察官员掌握着地方官吏的前途,他们的巡查出行在地方官员的安排下,愈发奢靡,每日耗费的雪花银以百两为计。

为什么地方官吏如此谨慎的伺候监察祖宗呢?原来监察官员手中握有他们能否升迁的关键一票。

臭名远扬的明朝督察御史胡明善,他所做的坏事数不胜数。

比如,迫使已经嫁人的女子为妾,随便给平民安下罪名等等。

他在百姓中仿若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一般。

所以,在明朝由于朝廷对于监察官员的待遇不够,以及监察官员自身的贪婪,使得监察过程中进行的工作与设立监察职能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驰。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成大事者,一定不能给未来留下如此明显的隐患。

2,监察官员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倘若觉得监察官员只是行使监察职能的副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明朝的监察官员,可是能够在朝堂呼风唤雨的存在。

虽然,一开始监察官员走入核心政坛只是作为帝王的耳目,但是随着帝王逐渐被首辅大臣架空,他们成了首辅大臣的依附者。

甚至,每一任首辅大臣的掌权和没落都少不了监察官员的手笔。

由于当时的礼部侍郎王瓒得罪了朝廷当中风头正盛的首辅大臣杨廷和,这就铸就了御史言官讨伐的战场,因为他们的再三上书弹劾,最终,王瓒被帝王一贬再贬。

后来,随着监察体系的成熟,监察官员不再满足于依附首辅大臣,他们开始抱团牟利,甚至向当时的首辅大臣挑战,比如李廷机,哪怕贵为首辅大臣,在御史言官的攻击下,最后不得不黯然退场。

明朝的监察官员通过结党营私和拉帮结派,使得明朝的政治宛如一滩浑水,成为了一举覆灭明朝的幕后推手,而这一切的根源,无非是因为利益罢了。

相关推荐

​桃木剑辟邪镇宅有什么根据桃木为什么能辟邪

​桃木剑辟邪镇宅有什么根据桃木为什么能辟邪

103

桃木剑辟邪镇宅有什么根据桃木为什么能辟邪 说起桃木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桃木取自桃树,又被称为降龙木、鬼怖木,在著作《山海经》中记载了神荼、郁垒二门神摘桃树树枝鞭打...

​杨善自掏腰包赎回明英宗,最后结局怎么样

​杨善自掏腰包赎回明英宗,最后结局怎么样

130

杨善自掏腰包赎回明英宗,最后结局怎么样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杨善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杨善不仅迎回太上皇朱祁镇,而且还迎立太上皇复辟...

​残忍至极明代处死殉葬者的恐怖手段

​残忍至极明代处死殉葬者的恐怖手段

75

残忍至极明代处死殉葬者的恐怖手段 残忍至极!揭秘明代处死殉葬者的恐怖手段 在中国古代帝王死后,人殉比较普遍。 当然殉葬在汉以后就慢慢消失了,至唐朝则已非常罕见,接近废...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由 为什么说它是制度的产物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由 为什么说它是制度的产物

167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由 为什么说它是制度的产物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由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制度的产物? 有很多历史学家学认为安史之乱看似是一次偶然的事件,其实却是制度的产物,...

​秦始皇的黑历史

115

秦始皇的黑历史 秦始皇的黑料非常多,但是很多又经不起推敲,完全是一些文人根据自己的好恶带有目的性的强加到他头上,这是作为一个伟大人物的悲哀和无奈。 下面就对他的一些...

​清朝人口数量增长的真相

​清朝人口数量增长的真相

184

清朝人口数量增长的真相 2023 康乾盛世最主要地表现在人口的增长上,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国人口突破一亿五千万,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亿大关,约占当时世界人口...

​鬼谷子心理说服术有用吗?鬼谷子书籍历史

188

鬼谷子心理说服术有用吗?鬼谷子书籍历史 《鬼谷子心理说服术》这部书是将《鬼谷子》一书中的闪光智慧与现代高级的心理学相结合而写成的,作者通过对中国古代和国外大量相关资...

​历史上九位开国帝王,为什么结局都不太好

145

历史上九位开国帝王,为什么结局都不太好 中国古代有很多个历史朝代,而每个朝代也都会有一位开国皇帝,他们或许出身高贵,或许只是平民,但是既然能够打败所有的对手成为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