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是谁?为什么他会解梦?
最近抖友改编的一首流行歌特别火,“夜里做了个美丽的梦,梦里邓伦带我吹海风,张艺兴微信问我冷不冷,我把他抛在脑后……”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9亿少女的梦。
说起梦,在古今中外都是个迷。尤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梦文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流传甚广。
到现在,也许很多本身并不迷信的人,做梦后还是会查一查“周公解梦”。但是周公究竟是谁?他有什么特异功能?为什么他可以解梦?
我们先从《周公解梦》一书说起,这是一本是靠人的梦来卜吉凶的一本于民间流传的解梦书籍。书中列举种种梦境,并借周公姬旦之名预测吉凶。
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相信不少人听说过握发吐哺这一成语,讲的就是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
周公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武王死后周公摄政,辅佐武王的儿子治理天下,但从未有篡权的想法。
为了加强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统治,周公总结了前代的经验,制定了册封、巡狩、朝觐、贡纳等制度,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周公还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必须以血缘为纽带,并制定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
最先将周公与梦联系到一起的是《论语.述而》。
相传春秋时期的孔子非常崇尚周公的为政,他从小就学习西周流传下来的六艺知识,掌握了西周的黄章制度,他对西周的政治制度非常尊崇,认为西周社会是尽善尽美的社会。而周公也成为他心目中最向往的人物,以致于常常梦到周公。
后来孔子从政于鲁国,他决心恢复西周的制度,旅行仁政,建立西周式的国家。可是他的主张遭到了当政权贵的竭力反对。
最后,他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结果处处碰壁,只好又回到鲁国,此时他已年迈体衰,叹息道:”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其实隐喻周代礼仪文化的失落。
久而久之,在儒教长期主导文化的中国,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与梦联系起来,“周公解梦”一说也由此生成。以至于到今天,周公甚至成了“睡觉”做梦“的代名词。
但看到这里,大家也应该明白了,“周公”其实是孔子心目中一个美好幻想的代名词,周公旦生活在西周初年,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中间相差数百年。
当时周公旦制定的周礼已经有很多遗失和谬解,孔子研究周礼难免有很多不解之处,日思夜想就梦到周公旦和他讨论周礼。
《周公解梦》一书常会被人认为是西周玄学家周公的真传,并因为能根据梦预示吉凶奉为经典,但其实有人考究《周公解梦》很可能是明代学者陈世元写的,成书时间与周公旦生活的年代相隔了两千多年。
梦的确是一个神秘的东西,梦文化也源远流长,但科学来说,梦是大脑皮层的残留活动,并不能反应财运、仕途,更没有办法表达其他人的任何未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