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深谙道家此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陈平深谙道家此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陈平去项羽那里策反之前,向刘邦要钱!)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出自《道德经》。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名声和身体相比哪一样更为重要?生命和货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困难?过分的珍惜反而会造成浪费;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平安。
《道德经》这段话就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注意度,适可而止!
史书介绍,陈平熟悉黄老之道,从陈平的经历看,更深谙道家处世之道!具体说,陈平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句话当成了座右铭,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以此克制自己,让自己受益终生!
陈平很早就有治理国家的理想。
陈平在老家时,乡里举行社稷,让陈平主持分配祭肉。
陈平处事公平,赢得村里长老赞赏。
陈平说:“让我主宰天下,我也一天会让天下人满意!”
陈胜起义爆发后,陈平与村里年轻人一道投奔魏王魏咎,
魏王魏咎也很看得起陈平,让陈平担任太仆,这可是个重要的职务。
陈平跟着魏王魏咎一段时间后,魏王魏咎对陈平的建议并不重视,因此陈平离开了魏王魏咎。
离开魏咎的陈平投奔项羽。
项羽很重视陈平,很短的时间内,项羽让陈平连升三级。并赏赐陈平黄金二十斤。
后来项羽因为刘邦占领了殷王地盘,要处死一批丢掉殷王地盘的责任人。
陈平担心自己也在惩处之列,就派人将项羽赏赐给自己的黄金送给项羽,连夜逃离项羽的军营。
陈平坐船过黄河的时候,艄公一直盯着陈平。
陈平很恐惧,立即脱光身上的衣服,赤条条地暴露在艄公面前。
艄公见陈平光秃秃的一无所有,才没有对陈平下手,陈平也因此躲过一劫。
陈平渡过黄河之后,投奔刘邦。
刘邦与陈平交谈后,了解陈平的才华,立即任命陈平为都尉,并让陈平担任自己的贴身侍卫,还任命陈平为护军,监督刘邦身边的各位大将。
由此让刘邦身边的那些老部下们不满!
周勃、灌婴等人组团到刘邦面前告状。
指责陈平品行不好。在家里的时候,与嫂子私通。后来离家出走,先是跟着魏王魏咎,不久就离开了魏王魏咎。之后又跟着楚王项羽,不久又离开了楚王项羽,又跑到汉王这里来。这样一个人,就是长得好看,人品太坏,汉王为什么要重用这样一个人呢?
周勃补充说:“陈平任监军,那些给了陈平钱财的人,陈平就对他们网开一面;那些不愿送钱财陈平的人,陈平就往死里整!”
刘邦听到这里,很气愤!
刘邦决定让陈平滚蛋!
陈平知道后,来见刘邦!
刘邦十分恼怒,斥责陈平说:“你为什么要收受贿赂?”
陈平说:“我是收受了贿赂!我刚来,没有钱生活,不收受一点贿赂,我怎么生活?如果汉王不相信我,我收受的钱财都在我那里放着,我可以把那些钱财交给汉王,离开这里。如果汉王觉得我还有用处,我就留下来,为汉王服务。”
刘邦知道陈平的坦陈后,就留下了陈平。
刘邦驾崩后,吕后当家。
(吕后)
吕后欣赏陈平的才华,又担心陈平不好用,就拉出自己的妹妹吕鬚演双簧。
吕鬚因为陈平曾接受刘邦的临终嘱托,要陈平与周勃一道去代国,处死还在那里平叛的樊哙。
樊哙是吕鬚的男人。
吕鬚以为这一切就是陈平幕后操持的,怪恨陈平。
陈平也明白这些,于是泡在酒缸里,不理朝政,这让吕后很放心。由此躲过一劫。
有一天,陆贾来见陈平。
陆贾对陈平说:“你怎么心事沉沉啊?”
陈平支吾说:“身体不舒服啊!”
陆贾说:“不要骗我了!你为朝廷的事情忧虑!既然这样,你应该与与周勃联系,你们两人联手,朝廷就不会有什么麻烦了!最近,周勃的生日快到了。周勃生日那天,带点礼物去为周勃庆寿,什么过结也没有了!”
陈平笑了笑说:“听陆大夫的!”
陆贾离开的时候,陈平送给陆贾很多美女,还有几匹骏马及一些金子,对陆贾说:“这些都拿去,不够再来拿!”
陆贾说:“丞相不缺钱财,这是丞相私人的,我花了也是白花,没人敢举报我!”说完,笑着走了!
陈平与周勃之间是有很多个人恩怨的。
陈平初来乍到的时候,周勃就在刘邦那里诬告陈平,这在前面交代过,后来两人关系一直不好!
为了朝廷大事,陈平放弃个人恩怨。
周勃生日那天,陈平带了礼物,去周勃家里为周勃庆寿,化解了两人之间的个人恩怨。
后来吕后驾崩,周勃、陈平等功臣派联手,推翻了吕氏势力。
(汉文帝)
文帝刘恒上台,得益于周勃、陈平等功臣派。
文帝刘恒准备让陈平继续担任右丞相。
陈平对文帝说:“这次周勃功劳最大,就让周勃担任右丞相吧!我只能担任左丞相。”
周勃做了右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趾高气扬,让文帝不舒服。
文帝坐稳江山后,有一天朝廷大会,文帝突然问周勃:“天下一年要判决多少案件?”
周勃谢罪说:“不知道。”
文帝又问:“天下一年钱粮的收取和支出是多少?”
周勃又谢罪说:“不知道。”急得周勃汗流浃背,惭愧不能回答。
这时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有主管的官员。”
文帝问:“主管的官员是谁?”
陈平说:“陛下要是问判决案件,请询问廷尉;问钱粮,请询问治粟内史。”
文帝问:“如果各有主管的官员,那么你主管什么事情?”
陈平谢罪说:“我负责管理群臣。陛下不知道我的才能低下,让我愧对宰相的职务。宰相的职务,在上辅佐天子调理阴阳,顺应四时;在下抚育万物顺时生长,对外镇抚四夷和诸侯,对内亲附百姓,使公卿大夫们各自都能够胜任他们的职责。”
文帝称赞陈平的回答。
周勃感到非常惭愧,退朝后责备陈平:“你怎么平时不教教我回答皇上的问话?”
陈平说:“您在右丞相的位子上,难道不知道右丞相的职责?陛下如果问长安城里强盗的数量,您也想勉强回答吗?”
这时周勃自知他的才能远远不如陈平,过了一段时间,周勃声称病了,请求免去右丞相的职务,于是陈平独自担当丞相职务。
后来周勃被文帝吓死了,陈平却能寿终正寝!
周勃下地狱
陈平能寿终正寝,与陈平处世依照“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一《道德经》古训行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