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师范生的接力▏苗苗和茵茵的故事
导语:
今年的培训师中有一个苗苗老师,今年的未来教育家中有一位茵茵同学。八月,两人因阅读与写作而结缘,生命有了共鸣。当茵茵同学遇上苗苗老师,她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下文的两封信围绕阅读写作、新时代教师的成长展开思考,也承载了她们对彼此的美好祝愿,亦是对所有新教师的寄语,且让我们一睹为快!
(快来寻找茵茵同学哪里
)
谢谢您让我重新学会解读阅读与写作
写给苗苗老师的一封信
亲爱的苗苗老师:
您好!
选择您的课《阅读与写作教学案例分析》,纯粹是因为专业方向的相通,但听了您的课我却仿佛打开了语文教学中新世界的大门。您青春活力的形象跃入眼前,刷新了我对正经教学的语文老师的刻版印象;您对阅读、写作的坚守让我肃然起敬,至今流连于您文笔中耳语传情的魅力,尤其是您认为阅读对人生的重要性的看法与我如出一辙。
我常将阅读视作改变生命的力量,豆豆老师让我明白“教学不仅仅是靠着情怀,而是靠着广泛的阅读和勤奋的写作,持之以恒地拥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而您让我明白阅读与生命同在,“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发生”,阅读,就是无意识状态下发现美的过程。同样,也是你们让我明白阅读聚焦的重要性,从整体到局部的缩影,能让我们的阅读输出更有针对性,更具体明确、有方向。
除了对阅读、写作的坚守达成共识,我发现我们的阅读经历是如此相似。乡村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匮乏,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我常因没有职业方向、人生归处而困惑,那时的我就像在黑暗海域中摸索的一叶孤帆,没有方向,没有目的,更没有动力去寻找海岸。而照亮黑暗人生的一束光就是阅读,是魏书生老师、李镇西老师,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魏老师告诉我,青年教师要在心浮气躁时沉下心来读书,要学会在心烦意乱时坚持写作,可以记录每日心情,也可以记录教学反思。点点滴滴的文字在无形中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李老师则告诉我可以记录一些特殊学生的成长日记,建立学生档案,作为以后的教学论文、教研探讨的素材。只有将每一个平凡且普通的日子过得自然些,生活才会真的顺遂如意。
当我从您的嘴里听到董卿、白岩松、敬一丹的名字时,我再一次感到惊喜,都是一些我平日喜爱的主持人。我想,这就是我们在阅读上难得的心有灵犀,所以还想再听您多推荐一些书,以求未来交流时更多的心灵默契。
您分享的“创意写作”案例,其实我一直坚持在做:每日给定“趣味主题”写作,每日一练、每日一评、每日更新粘贴教室墙,每周装订成册,期末展览,满满的都是成就感,握在手中的厚实感、幸福感不言而喻。只有坚持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快乐。但听了您的课,我明白作文教学不应该仅仅是趣味写作,还应有一些更深刻的内涵。例如,在给音乐之城维也纳写颁奖词时,贯穿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给自己写颁奖词时,可以让大家更全面、更自信地认识自己;在给同伴写颁奖词时,可以让大家更具包容性地欣赏他人的美,坦然接受他人的优点和不足,悦纳他人,更学会悦纳自己。您也让我明白,当学生的写作达到一定水平时,不一定局限于记叙文写作,可以变化形式、体裁,一题多用,举一反三。
如果要问我从您身上受到最大的启示是什么,那便是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教师。不管是课件出示的趣味表情包,还是在阅读、写作中体现出的前卫思想;不管是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还是端庄的仪表、沉稳的气质、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都向我展示了朝气蓬勃、潮流个性的女教师风范。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对待教育这平凡却又可贵的职业,要有这样的态度:一事专注,便是动人;一生坚守,便是深邃。
2019级未来教育家 吴茵茵
2019年7月31日
愿你我在阅读与写作中找到光亮
给未来教育家茵茵的一封回信
茵茵:
读了你的来信,我很感动。谢谢你对我的赞美和鼓励。在你的信中,能感受到你对阅读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透过文字我触摸到一颗柔软的、上进的心灵。这样的生命状态,真好!
生命的枯竭与终止是从停止阅读,拒绝思考,停止自我更新和自我进化开始的!阅读,应该是一个教师的工作常态,也应该是生活常态。
有人说教育的池塘里不能没有爱,没有爱池塘就会干涸。但,只有爱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没有爱的能力,缺乏爱的智慧,很可能好心办了坏事。错误的爱,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伤害。如何让自己成为拥有爱的能力和智慧的好老师呢?阅读,是最简单的途径。孔子、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夸美纽斯、陶行知等教育家的言行为我们做出了最佳示范,霍懋征、李吉林、雷夫、克拉克等当代教育家是我们的榜样。读他们的书,领悟他们的教育境界和艺术,会让我们受益无穷。
此外,我们还可以读一读小说、诗歌、艺术、哲学……不断拓宽阅读的半径。这些看似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会滋养灵魂,使我们渐渐远离平庸。无论在怎样的人生境遇里,都相信远方的存在,相信美好的存在。当我们不再为了备课、比赛、评职称而阅读,超越功利,走向为灵魂的丰盈、超脱、深刻而阅读的无为境界,我们就是最富有的人。
当然,读有字书,也要读无字书,读天地万物,读人读事读史,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这天地万物也是我们的启蒙老师。
阅读,可以拓宽生命疆域,开阔眼界,还可以让教育更具专业性,使教师更有专业尊严。写作,对教师成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苏霍姆林斯基)
窦桂梅校长说:“小小的笔改变不了世界,却能改变我们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写,让自己活得明白,更让自己活出了精彩。一句话,写,改变了你生命的属性。”
无论身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可以拿起笔来写教育故事、写教学反思、写读书笔记,记录生活中的日常、点滴。当我们开始书写,可能就意味着反思的大门已经开启,静静地梳理自己,不断超越昨天。不要怕写不好,不要怕别人的眼光,写着写着,花会开,走着走着,天会亮。只要上路,就会遇到隆重的庆典!
我是最后一批师范生,写教育故事19年了,我常对我的学生们说:“当我老了,你们也老了。你们当了爷爷奶奶,还可以打开苗苗老师当年写的博客,对你们的孙子孙女说——你看这是爷爷奶奶小时候的故事。”写作,为我和孩子们存储了一份珍贵的回忆。
每上完一课,我还会坐在电脑前认真反思这一节课上得怎么样,有什么亮点,还有哪些不足,学生的表现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然后,把这些零零碎碎的思考记录下来。写作,让我对课堂有了更深的领悟。
平时自由阅读时,我会在书上做一些圈点勾画,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我格外珍惜每天的自由阅读时光,珍惜这样一种与作者的生命产生美好联系的过程。记读书笔记或写写读后感悟也是我的习惯。写作,加深了我对阅读的理解,拉近了我与伟大灵魂的距离。
阅读,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写作,是一场生命的远征。阅读和写作,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发现教育更美的样子。
我想茵茵与我,应该是相同尺码的人,这是很难得的缘分,这世界上有很多很多鱼,不是所有的鱼都能游进相同的海域。感谢神奇的遇见!感谢这个夏天遇见你,遇见TFC这样一群可爱的、朝气蓬勃的未来教育家和志愿者们!祝你快乐幸福,一生平安!愿你我在阅读与写作中找到光亮,一生灿烂!
再次谢谢你的来信!相信你会成为更棒的老师,愿你盛开,不负将来!
你的朋友:苗苗老师
2019年8月8日深夜
(你喜欢,我喜欢,苗苗老师C位美美哒
)
耿玉苗老师简介
北京赫德双语学校语文教师。资深儿童阅读推广人,东北师范大学特聘讲师。全国基础教育科研骨干,教育部“国培计划”班主任培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一线专家。曾获国家级首批 课改先进实验教师称号。2015 年度星教师,2016 阅读改变中国年 度点灯人。吉林省科研名教师、吉林省教学精英、吉林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吉林省青少年阅读专家、吉林省金牌习作指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班级管理的智慧与艺术、儿童深度阅读、儿童阅读推广、儿童创 意写作。
茵茵同学在信中邀请苗苗老师再多推荐一些阅读书目,于是,彩蛋来啦><
苗苗老师推荐书单: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海伦·凯勒
《时代广场的蟋蟀》【美】乔治·塞尔登
《夏洛的网》【美】EB·怀特
《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
《如何阅读一本书》【美】 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周末图书馆》【美】加里·施密特
《无字书图书馆》【西班牙】霍尔迪·塞拉·依·法布拉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美】威尔·施瓦尔贝
《笼中男孩》【美】桃莉·海顿
《教学勇气》【美】帕克·帕尔默
《如果我是一本书》作者:【葡】何塞·雷迪亚/绘者:【葡】安德烈·雷迪亚
《孤独六讲》蒋勋
加入TFC月捐伙伴计划
每月10元、30元、50元
或者你自定金额
就能用坚持和付出
和我们一起支持这群有理想有行动的年轻人
推动中国教育健康发展
从一间教室开始
从一个好老师开始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为中国而教月捐伙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