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娘娘,究竟长啥样?
在北京市崇文门东大街东口有一处地方,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就热闹非凡。
因为在这里,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有著名的蟠桃会,届时百戏竞演。
这种热闹的盛况已经延续了数百年,明、清两代直至民国年间,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这里都会有蟠桃盛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这个盛会是为了每年祭祀王母娘娘,因为现多将她奉为婚姻、生育的女神,也有寓意是祈求健康长寿的。
王母娘娘,又称“西王母”,见于《庄子》、《山海经》等,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
从诸多文献中,我们能知晓西王母的形象:
商代《归藏》对照西周《周易》,可知王母拥有不死神药;
《竹书纪年》中,西王母的形象是一位雍容的女帝王形象;
《山海经》中的形象则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狌,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王母娘娘的记载有很多,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游泾川时曾在诗中写道:“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汉武帝内传》中说西王母是容貌绝世的女神:
“著黄金褡孎,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鐍凤文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她赐给汉武帝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后来道教把每年的三月初三说成王母娘娘的诞辰,在这天举行盛会,俗称为蟠桃盛会。
后代小说和戏曲里,蟠桃宴时群仙为她庆寿,所以她又成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汉画像砖中的西王母形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汉末年,西王母信仰成为民间的一种风尚。
民间的苦难为民众的造神运动提供了契机,西王母作为一名被改造的神正式登上了祭坛,这种民间的祭祀狂热最终得到了官方的承认,西王母信仰也因此成为汉代一个重要的民间信仰。
古代壁画中的西王母形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吃王母仙桃可长生不死,不仅影响帝王、民间,就是古代较为严肃的科学家也这样认为。
比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十称:“仙玉桃,服之长生不死”。
另外民间不仅认为王母娘娘握有不死之药,而且还能赐福、赐子、化险消灾。
如汉焦延寿的《易林》卷一载:“稷为尧使,西见王母。拜请百福,赐我善子。引船牵头,虽物无忧。王母善祷,祸不成灾。”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众多形象中,王母娘娘究竟更贴近于哪种?
被寄予美好寓意的王母娘娘是否真的存在?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广西卫视今晚21:40《收藏马未都》之《千年纹华绘吉祥(三)》,听马未都说那些吉祥美好的神话传说。
注: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文部分图文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