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王中兴:横跨春秋战国,重振楚国雄风
此前王哥发过一篇题为《中兴之主楚昭王的坎坷人生路》的文章,引起一片强烈的反响。但从读者评论来看,大家似乎对楚惠王的事情更感兴趣。那么王哥今天就来讲一讲楚惠王的故事。
楚惠王,名熊章,是楚昭王与宠妾越姬所生的儿子。他于春秋末期登上王位,在位长达57年,横跨春秋与战国。他经历白公之乱,灭陈、蔡、杞,并强力压制越国,使得侥幸复国的楚国在战国之初,又重振了昔日霸主的雄风。
楚惠王赠予曾侯乙的镈钟
白公之乱
白公胜,即王孙胜,楚平王故太子建之子,楚惠王堂兄。早年太子建受佞臣费无忌诬陷逃至郑国,背地里却与晋国密谋袭击郑国。事情败露之后,太子建死于郑人之手,儿子王孙胜逃往吴国,投奔伍子胥。
楚惠王即位的次年(前487年),公子申(字子西,楚平王庶弟)打算从吴国将王孙胜召回楚国。叶公沈诸梁(字子高)告诫公子申说,王孙胜为人多奸诈,无信义,不可重用。公子申认为,叶公如此贬低王孙胜只是为了逞口舌之快,所以强行将王孙胜召回楚国,封为白公。叶公见状,便找个借口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叶公好龙
白公回到楚国之后,一心要伐郑,以报杀父之仇。第一次请求发兵被公子申拒绝了,第二次请求,公子申表面上答应了,但迟迟不见出兵。前481年,晋国攻打郑国,答应了白公伐郑请求的公子申,反而出兵营救郑国。这下把白公气得天天在家磨剑,扬言要杀掉公子申、公子结(字子期)一伙。公子申自恃官居令尹,总揽朝政多年,根基深厚,不是白公所能撼动得了的。
公子申的狂妄自大彻底激怒了白公。前479年,白公与吴国串通作乱,杀死了公子申、公子结、公子启(字子闾),并将楚惠王劫持在别府。幸而楚惠王手下屈固偷偷挖了一条地道,将楚惠王救出,藏身在越姬宫中。另一边,叶公自方城起兵勤王,与楚惠王里应外合,不得人心的白公被实力吊打,狼狈地逃到山中,自缢而死。
白公死后,其妻子纺织以自给,誓不再嫁。吴王夫差垂涎白公妻的美貌,派大夫以黄金美玉为聘,想要迎娶白公妻为夫人。白公妻言辞拒绝道:“妾听闻:‘忠臣不借人以力,贞女不假人以色。’不能追随先夫殉情而死,已是不仁。如今改嫁,不是更过分么?”吴王夫差听了,连连赞叹白公妻贞烈守节,有情有义,并赐予她“楚贞姬”的称号。
灭陈蔡杞
陈、蔡、宋、郑等小国地处楚国北境,在阻挡楚国进军中原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年楚昭王在外流亡之际,陈国因为支持楚复国而遭到吴国的报复。楚昭王亲自率兵抵挡吴国,为陈国解了围,自己却死于军中。前486年,吴国在艾陵之战中大败齐国。吴王夫差召唤陈湣公,陈湣公不敢得罪如日中天的吴国,只得乖乖入吴。
吴王夫差矛
面对陈国的背叛,白白折了老爹的楚惠王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于即位第三年(前486年)、第四年(前485年)、第七年(前482年)先后三次伐陈。白公之乱期间,陈国又作得一手好死,趁乱侵略楚国。白公之乱平息后,楚惠王立即派公孙朝率兵北上,杀掉陈湣公,并灭掉了陈国。这是陈国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亡于楚国。
和陈国一样,蔡国也曾经被楚灵王灭亡,后又被楚平王复国。复国之后,蔡国与楚国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当年蔡国协助吴国灭掉楚国,楚昭王复位后,蔡昭侯为了得到吴国的救援以防楚国报复,私自将都城迁到了州来(今安徽凤台县)。后来蔡昭侯再次朝见吴王,蔡国的大夫们怕蔡昭侯再私自迁都,就雇了刺客杀死了蔡昭侯。经历了迁都、弑君的动乱,蔡国实力更不如前了,最后于前447年为楚惠王所灭。
两年后(前445年),杞国也被楚国灭亡。杞国是个历史悠久的诸侯国,相传夏朝时就已经有了杞国。西周初,杞国作为为数不多的公爵国,重新分封给禹的后代东楼公。由于杞国太过弱小,史书上少有记载,留给我们的也只有“杞人忧天”的成语故事。
杞人忧天
楚越交恶
越国是楚惠王的母国,越王勾践是楚惠王的外公。在吴楚争霸期间,楚国悄悄扶植越国来制约吴国。然而血缘之亲也无法阻挡楚、越反目。前476年,越国为了使吴国对其放松警惕,居然出兵入侵楚国。为报复越国,楚惠王紧接着派叶公去攻打臣服于越国的东夷国,强迫东夷国归顺楚国。至此,楚国与越国之间已经生出了嫌隙。
为应对与越国的水战,楚国战船配备了鲁国人公输盘制造的钩枪,敌船如果进攻就会被枪刺穿,如果后退就会被钩划破。善于水战的越军,面对楚国的强大的装备也无能为力,接连败退,渐渐失去了对江北、淮北的控制。
公输盘(鲁班)
灭亡吴国之后,越国为了称霸中原,开始结交鲁国,将泗东的百里之地赠与鲁国。不仅如此,越国还将原先吴国侵占宋国的领土归还给宋国。与陈、蔡、郑这些墙头草不同,宋国自宋襄公死后,一直坚持与楚国为敌。得知越国施恩与宋国,楚惠王即命公输盘制造云梯以攻打宋国,但最后被墨子阻止了。
前468年,鲁哀公到越国借兵以伐三桓,却被三桓反杀,最后死于越国。于是楚国趁着鲁国内乱,一举将楚国版图向东扩张至泗上,紧紧地压制着越国北上的势头。
战国初期的形势图
吞蛭赦厨
传说楚惠王有次在吃寒菹(一种腌菜)的时候,在菜里发现了一条水蛭。楚惠王心想:若不处罚相关人员,法律的威信就荡然无存,无法向国人交代;若是按律处罚,厨师和监食之臣都难逃一死,又于心不忍。纠结了许久,楚惠王最终决定偷偷将水蛭吞下肚,结果却导致腹内疼痛,无法进食。
令尹得知事情原委后,避席再拜,向楚惠王祝贺道:“臣听闻:‘天道无亲,唯德是辅。’大王有仁德之心,是天道所奉行的,所以您的病很快就会好的。”当晚,水蛭被排出体外,楚惠王长期的心腹旧疾也随之痊愈。
王充
此典故收录于东汉思想家王充的《论衡·福虚篇》中。《福虚篇》实际上是强调福祸皆由天定,并指出像“吞蛭赦厨”这样的轶事,只是圣贤为了劝人为善而编造的谎言。然而事与愿违,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世人断章取义,反而将“吞蛭赦厨”作为赞美楚惠王爱民而得天佑的颂歌,一直流传至今。
参考阅读
【1】左丘明(春秋·鲁)《左传·哀公九年、十六年、十七年、十九年》
【2】左丘明(春秋·鲁)《国语·楚语下》
【3】列御寇(战国·郑)《列子·天瑞》
【4】墨翟(战国·宋)《墨子·鲁问、公输》
【5】司马迁(西汉)《史记·管蔡世家、陈杞世家、宋微子世家、楚世家、郑世家、越王句践世家》
【6】刘向(西汉)《列女传·贞顺传》
【7】王充(东汉)《论衡·福虚篇》
【8】周昙(唐)《春秋战国门·楚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