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凶的冷空气」来了,你要小心这个特别容易复发的病
「超凶的冷空气」来了,你要小心这个特别容易复发的病
最近,一个热搜话题的「画风」有点儿奇怪:「超凶的冷空气」竟然刷屏了。
这一次的冷空气从北向南扫过大半个中国,北方一些地区迎来了今年第一场雪,南方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降温幅度可达8℃,有雨水的加持,南下带来的降温会令公众体感更加湿冷。
——但广东的读者们还能开心地穿短袖,我们暂且无视这一点。
在这种湿冷的季节,有一种疾病特别容易出现,而且一旦得上,往往要面临年年复发的情形。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事儿。
一、「冻疮」是「热」出来的?
我们可能经常在冬天看到周围有人得「冻疮」,一些人可能会感叹,「真冷」。
冻疮是全身末梢部位的一种局限性、淤血性、红斑炎症性皮肤病,多与寒冷相关。但这个「死板」的定义后面,有两点有趣的真相。
1、能得冻疮的时候,往往都不是那么冷
如果真的像东北一样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会很容易出现冻伤,但冻伤和冻疮是不一样的。冻疮常常在冰点以上的低温(0-10 度)发生,潮湿的低温更容易导致冻疮——比如从深秋、初冬或初春。
2、冻疮和「热」也有关系
寒冷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皮肤缺血缺氧、代谢失常,这很容易理解,但这些表现与我们常见的「疮」还有很大的区别。冻疮还与「冷暖骤变」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寒冷导致损伤后,如果很快泡热水或烤火,反而会让冻疮更容易发生或者更严重。
二、得了冻疮怎么办?
冻疮常发生在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缘、足跟等处,而且常呈对称分布。典型的表现,是局限性指甲盖、蚕豆大小的暗紫红色隆起或硬结,伴有水肿性斑块,境界不清,边缘鲜红色,中央青紫色,表面紧张光亮、触之冰凉、压之褪色、去压后恢复较慢。
严重时可发生水疱,破溃而形成糜烂或溃疡,愈合后往往存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并且常感瘙痒明显,遇热后加剧,破溃者会有感觉疼痛。
一旦得了冻疮,需要特别重视治疗——冻疮严重时会导致局部肢体的坏死、感染。
治疗的基本思路包括:
1、保暖保温,脱离寒冷环境,但不能用火烤或热水烫
2、使用全身血管扩张剂,改善血液循环
3、局部消炎、消肿,促进血液循环
4、物理治疗,如氦-氖激光和红外线照射等
需要特别小心的是,很多民间偏方「治疗冻疮」是缺乏依据的,比如用辣椒或生姜搓冻疮。这些外来的刺激可能反而有加重局部皮肤损伤的风险。
三、预防冻疮,记住这四点
冻疮十分容易反复,往往「一年冻疮,年年冻疮」。
因此,「超凶的冷空气」之前,你需要记住这四点:
1.多年复发者,可在夏季开始注意养成冷水洗脸、洗手的习惯,以提高耐寒能力。
2.加强身体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防御和适应能力。
3.注意保暖、防冻,手脚保持干燥、防止潮湿,不穿过紧鞋袜。
4.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注重保暖。
——但广东的读者们还能开心地穿短袖,我们不妨再次无视这一点,并象征性地羡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