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沃德猕猴桃,吐槽它的时候,请记得它曾是称霸全球的世界级品种
猕猴桃是近百年来商品化最成功的水果之一。
不论是从1904年中国原产的野生猕猴桃种子被带到新西兰;还是从1910年猕猴桃实生苗首次结果;
亦或是1916年猕猴桃实生苗木、1917年商品果猕猴桃的首次销售;再或是1930年新西兰北岛旺加努伊商业性果园的建立算起。
距今,猕猴桃的商品化时间也就百余年左右。
而就是这短短百余年的时间里,野生在我国山间河畔千万之久的猕猴桃,成长为一个全球性的商品水果。
据FAO数据显示,商品化种植的猕猴桃已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目前全球猕猴桃种植面积在400万亩以上,年产量在450万吨左右,包括中国、新西兰、意大利在内年产1万吨以上猕猴桃的国家有12个,全球贸易方面,猕猴桃已经占全球水果贸易的3%左右。
而现阶段绝非猕猴桃的峰值,就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客观情况来看,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一个商品化水果的成功,影响因素颇多,其中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需要优质的栽培品种。
当下我们提到猕猴桃品种时,多会想起我国的徐香、翠香、贵长、红阳、金艳或是新西兰的阳光金果、魅力金果等生产端和消费端热度均较大的品种。
不容置否,近年来这些优质品种为促进猕猴桃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但要论,目前为止哪一个品种贡献最大、影响最为深远,它们还真得靠后站一站。
百年前就已培育出当前仍是主流品种,曾在全球种植占比9成以上,现阶段热度不高甚至普通但商品果量仍然巨大的海沃德(Hayward),才真正当之无愧。
第一批猕猴桃商品种
我们无法预测当前这些热度猕猴桃品种未来是百花齐放还是谁能脱颖而出,但应该再也不会有达到海沃德猕猴桃“成就”的品种。
了解海沃德猕猴桃后,定不会觉得这是大话。
1904年来自我国宜昌的野生猕猴桃种子被引入新西兰后,得到了园艺师亚历山大·阿利森的重视,1910年亚历山大的果园中猕猴桃首次结果后,更多的新西兰园艺师开始重视猕猴桃这一水果,并展开了育种工作。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出现了新西兰猕猴桃育种的第一个高峰期,全球第一批猕猴桃商业品种便诞生于这一时期,海沃德就是其中之一。
1925年(也有资料说1924年)新西兰园艺师海沃德·R·怀特,培育出了果个大、果肉翠绿、酸甜适口的猕猴桃品种,它便是在20世纪50年代被正式命名为“海沃德”的世界级猕猴桃品种。
随着第一批猕猴桃商业品种的育出和推广,20世纪30年代开始,新西兰猕猴桃种植面积开始迅速扩张。
规模化种植初期,新西兰猕猴桃商品种各有各的特点,果农种植品种较杂,消费市场上对于各品种也没有明确的定性,只是根据果个、果型区分差异。
20世纪50年代品种正式命名后,消费市场才知道什么是海沃德,什么又是阿利森、布鲁诺、阿伯特。
20世纪30到50年代之间,猕猴桃的消费市场只局限于新西兰,随着新西兰猕猴桃产业发展日趋成熟,50年代后开始开拓国际市场,1952年首次将猕猴桃卖到欧洲。
好汉当年勇
猕猴桃进入欧洲市场后,广受好评,随后的出口量逐年递增。
但由于距离较远,新西兰出口到欧洲的猕猴桃,在运输过程中很多都烂掉了,另外即便能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一些猕猴桃的货架期也非常短。
当时只有海沃德这一品种,损耗率最低,货架期较长,借助这一优势,随后海沃德猕猴桃成为新西兰出口的主要品种,其国内海沃德猕猴桃的规模开始扩张。
到1966年时,海沃德猕猴桃已经占了新西兰猕猴桃总种植面积的1/4。
而后随着新西兰猕猴桃出口量和出口市场的增加,1976年猕猴桃出口量首次超过了其国内消费量,新西兰猕猴桃产业由以前的内销为主转变为外销为主。
此期间,海沃德猕猴桃的地位越来越高,从事猕猴桃种植的新西兰果农纷纷改种、扩种海沃德猕猴桃。
到1980年时,在新西兰海沃德猕猴桃的种植占比已经达到了惊人的98.5%。
由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全球猕猴桃市场被新西兰垄断,海沃德猕猴桃从20世纪60年代后一直作为主要出口品种,可以说当时国际猕猴桃市场上海沃德这一个猕猴桃品种。
遍布全球
从有名字到成为生产端和消费端绝对的“霸主”,海沃德猕猴桃只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
这一成绩现在无人能比,未来也难有猕猴桃品种能望其项背。
当然,海沃德猕猴桃的辉煌并没有止步于上世纪80年代。
随着新西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我国、意大利、美国、智利、日本等国也看到了猕猴桃的巨大价值和发展潜力,开始发展猕猴桃种植。
海沃德作为易种、高产、成熟的优质品种,理所当然成了各国引种的首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9成以上的猕猴桃商品果园种植的猕猴桃都是海沃德。
好汉依然勇
海沃德猕猴桃垄断全球市场的变数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多国猕猴桃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成型。
被新西兰猕猴桃垄断的国际市场受到冲击,其中在欧洲市场意大利猕猴桃对新西兰猕猴桃冲击力度最大。
为巩固市场地位,20世纪90年代新西兰向市场推出了差异性较大的黄肉猕猴桃,90年代末期开始大力推广种植,发展同样迅速。
不过这不意味着海沃德猕猴桃就此没落,事实上直到今天,海沃德依然“英勇”。
如今,海沃德依然是包括我国在内全球主流的绿肉猕猴桃品种,占比仍远超其它绿肉猕猴桃。
另外,新西兰出口的高端绿肉猕猴桃仍以海沃德和其芽变品种为主。
不是品种不行主要原因是种的差
现如今,在我国夸赞海沃德猕猴桃,或多或少会引来非议。
确实,近几年海沃德猕猴桃在我国的名声并不好,生产端一些以前种植海沃德的果园纷纷改种其它品种,消费端价格低、常被吐槽。
但客观的说,这些问题与海沃德品种本身关系不大,国内生产端和消费端对海沃德猕猴桃当前的态度,并非海沃德这个品种不行而是种的差。
一方面,近二、三十年我国猕猴桃种植规模扩张过快,作为主要栽培品种的海沃德产量过大,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从而导致价格下跌。
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端利润空间下降,出现了粗放管理、早采等诸多负面问题,造成市场上海沃德猕猴桃整体品质下降,最终毁了名声。
总得来说,海沃德猕猴桃在我国口碑直降,怪不得海沃德。
以上就是海沃德猕猴桃的“故事”,这个经久不衰的世界级品种,永远值得我们注目。
或许未来海沃德猕猴桃的市场占有率会有所下降,但它对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长促作用,永远值得肯定。
喜欢有关三农,农业、农民、农村、植物科普等类型的文章,那请关注、点赞头条号@依农看天下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原创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赘述不详,欢迎探讨!